金秋時節,走進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黃墻黛瓦的民居錯落分布,屋頂藍色的光伏板熠熠生輝。這些光伏發電設施連同儲能裝置等共同構成了一個鄉村智慧“微電網”。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景色。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所謂智慧‘微電網’就是以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分布式儲能裝置、智慧臺區等構成的發儲用一體微網供電系統。”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發展部三級職員胡平介紹,河北南網負責區域內山區面積大,山區人口多,末端電網保供和消納難度大,常規電網組網方式落實困難、造價高。2021年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在一些電網末端地區,探索建設智能微電網,減輕大電網建設難度。
北莊村位于太行山東麓,是一個只有100多戶、300多人的水庫移民村。20世紀80年代,35千伏蘇家莊變電站到西柏坡主干線架通,結束了北莊村不通電的歷史。2000年和2016年,國網平山縣供電公司又進行了兩輪大規模電網改造,提升了北莊村供電穩定性。
“2021年,北莊村光儲一體化微電網項目建成,在外部電網故障等緊急情況下,微電網可以為北莊村居民提供12小時以上的供電保障服務。穩定運行三年來,北莊村年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減少30%。”國網平山縣供電公司總經理王博說。
“微電網”在提升供電可靠性的同時,也給村民帶來了收益。北莊村村民王俊彥每月10日左右都會打開手機銀行查看上個月光伏發電收益賬單。“屋頂光伏實用又好看,現在我們村每家每戶房頂上都有光伏板,我家一年能增收3000多元。”王俊彥說。
小小“微電網”兜起山區用電“大民生”。胡平介紹,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以村、鄉、縣三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為試點,在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電網按照兆瓦級、十兆瓦級、百兆瓦級試點建設發展智能微電網技術形態,為大電網延伸困難地區提升供電可靠性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
邯鄲市涉縣合漳鄉地處太行深山區,清漳河和濁漳河于此匯流,當地擁有豐富的小水電資源。然而季節性電壓不均衡,長期影響著村民用電質量。合漳鄉石梯村電器維修工任朋喜對此深有感觸:“七八月份,電壓尤其不穩,周邊幾個村子幾乎家家都有小電器燒壞的情況,電磁爐、電視等維修不斷。”
今年4月,河北省首個十兆瓦級水光儲智能微電網示范工程在涉縣合漳鄉建成投運。“水光儲微電網是由水電機組、光伏發電和儲能裝置系統整合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在外部電力緊張時,放電保障重要負荷。在并網情況下,能夠主動參與大電網電壓、頻率的調節,提升供電可靠性。”國網涉縣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工作人員楊陽說,目前周邊1000余戶電網末端村民的供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下一步,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將持續豐富和深化微電網建設場景,探索新能源富集平原地區‘半自立’微電網建設新模式,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胡平說。(記者劉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