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館陶縣柴堡鎮前市莊西村和村里的無抗初產蛋(無抗生素初次生產雞蛋),因為一句魔性的“寶,吃蛋嗎”火出了圈,當地百姓也借著直播帶貨的東風走上了致富路。
這一切,都離不開村支書袁邯生的努力——在短視頻平臺上,西裝革履的他,一手拿著雞蛋,一手拿著母雞,在鏡頭前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表情來推介村里的雞蛋,反差感十足。
袁邯生的抖音賬號有8800粉絲,其中一條關于館陶雞蛋的視頻有8000點贊,5000余轉發。“寶,視頻到哪了?”北京、山西、內蒙古、湖北……留言區里,網友紛紛亮出自家IP。
袁邯生在短視頻平臺介紹館陶雞蛋。來源/視頻截圖
2018年,袁邯生拍攝了第一條短視頻。“我是個喜歡接觸新事物的人,那會兒快手抖音才剛興起,我就嘗試著玩了一下。”袁邯生坦言,當時并沒有太多的想法,主要是記錄自己和鄉親們的生活以及村里好玩的事。
讓袁邯生萌生借短視頻宣傳村里禽蛋產業想法的,來自一條評論。評論說:“你們村好特別,家家戶戶都有養雞場呀?”
“能不能拍短視頻推銷咱們的館陶雞蛋?”嗅到商機的他立即和村兩委干部行動起來。
“得讓大家知道咱們館陶的無抗雞聯盟。”
“短視頻要有意思,不然沒流量。”
“怎么有意思?咱們又沒有專業的團隊和設備,太難了!”
調度會開了一次又一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會議室內氣氛熱烈。袁邯生思考許久,提出了個大膽的想法:“我來拍,咱們就用真誠和樸實來打動網友!”
沒有主持人,袁邯生和村干部親自出鏡;沒有單反和攝像機,他們用手機拍攝;沒有專業的場地,他們在村里的養雞場就地取景;沒有時間,他們就擠中午休息時候拍攝。“不試一試永遠沒機會,先拍出來再說。”就這樣,憑著一股勁,一個匆匆搭建的“草臺班子”走馬上臺。
剛開始,團隊不知道怎么把控節奏,如何運鏡,袁邯生就帶著大家一點點從網上學,拍完的素材大家一起坐下討論。
“二十秒的視頻我們要拍一兩個小時,表情、角度、動作,每個環節都補拍過。”袁邯生回憶,一開始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這樣有損形象,妻子也勸他,但袁邯生還是堅持著。“只要有利于鄉親們,再難也要干。”他說。
4月18日,團隊的首部“作品”發布。身材壯碩的袁邯生手拿雞蛋和母雞的反差形象和風趣幽默的臺詞瞬間吸引了網友注意,“館陶雞蛋就是好”和“寶,吃蛋嗎?”一下成了出圈臺詞。
破百、破千、近萬……看著飆升的點贊、評論、收藏和轉發數據,袁邯生心里樂開了花。“只要大家關注到我們村,就不怕雞蛋沒銷路。”在他看來,村里吃五谷住小院,不打激素不打抗生素的母雞下的蛋一定會受歡迎。
果然,視頻發布后,不斷有私信咨詢村里無抗初產蛋的事,袁邯生一條條看,一遍遍回復。為提高效益,他還在短視頻賬號上架了雞蛋。
袁邯生(右)和村兩委干部直播介紹館陶雞蛋。來源/視頻截圖
“短視頻火了,村里雞蛋銷路也擴大了,現在我們往全國發貨,近的地方次日達,其他地區最多三、四天也就到了。”袁邯生介紹,現在自己正發動村里鄉親們,多增加雞蛋產量,讓館陶母雞“拿捏”更多人的胃。
除短視頻外,袁邯生還和村兩委干部開了直播。接地氣的農村場景、新鮮無公害的產品、實惠的價格,每次開播不到半個小時,雞蛋就被搶購一空。“為了提高服務品質,我們最近升級了快遞商,保證大家收到的都是新鮮雞蛋。”直播間里,憨厚的袁邯生笑著說。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父老鄉親一起走上致富路。”袁邯生表示,自己會繼續做下去,把館陶雞蛋“推出圈”。縱覽新聞首席記者 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