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慧敏李揚
脫貧攻堅一直是安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公樂牽掛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12月11日至13日,李公樂先后深入湯陰縣、殷都區、龍安區的6個貧困村調研脫貧攻堅和基層黨建工作。至此,李公樂已經遍訪了我市今年計劃脫貧的33個貧困村。
在湯陰縣任固鎮岳兒寨南村、王施濟村,李公樂認真聽取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匯報,實地了解衛生室鄉村醫生、醫療設備配備及村民就醫情況,詳細詢問脫貧攻堅對標省、市要求的問題整改工作情況。看到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信心滿滿、對答如流,李公樂勉勵大家說,一定要履職盡責,真正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使脫貧攻堅工作經得起檢驗,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在王施濟村,李公樂走進貧困戶薛書蓮家,屋里屋外看了個遍。享受了哪些扶貧政策?冬季怎么取暖?生活上還有哪些困難?李公樂關切地問。“該享受的政策都享受了,俺家現在沒有什么困難。感謝黨的好政策!”薛書蓮的女兒感激地說。看到屋里一面墻上張貼著滿滿的獎狀,了解到她的兩個孩子都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李公樂十分欣慰,鼓勵薛書蓮母女說:“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政策,我們要感謝習總書記,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要自強不息,好好培養孩子,生活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希望的。”
殷都區洪河屯鄉東五龍溝村、都里鎮東水村地處丘陵山區。沿著蜿蜒的山路,李公樂來到村里走訪看望貧困群眾,檢查核實扶貧政策、幫扶措施落實情況,詳細了解貧困村發展和貧困戶生活情況。在東水村制衣扶貧車間,李公樂詳細了解幫扶模式、企業帶貧情況,鼓勵企業負責人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激發他們靠勞動致富的內生動力,幫助貧困群眾真正實現就近就業、脫貧致富。東水村駐村第一書記匯報說,該村種植的優質小米、花椒和紅薯注冊了商標,并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銷售到上海等地。李公樂聽后給予肯定。他強調,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要通過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提高規模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水平,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努力打造品牌,著力增加就業,不斷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持續增加村集體收入和群眾收入。要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橫嶺村是龍安區馬家鄉最偏遠的山村。在橫嶺村村委會,李公樂與基層黨員干部親切座談,詳細了解該村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在貧困戶閆和平家,因病致啞的閆和平指著墻上貼著的享受政策、項目幫扶情況一覽表,咿咿呀呀地用手比劃,向李公樂表達著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馬投澗鎮王二崗村是個有著近5000人的省級貧困村,今年擬脫貧38戶98人,還有未脫貧戶11戶17人。李公樂走訪看望貧困群眾和在村集中照料中心居住的獨居老人,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在聽取村黨支部書記匯報后,李公樂強調,脫貧攻堅是新時代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偉大實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現在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實現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到了最后的全面決勝階段,絕不能松懈、麻痹和動搖。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各級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抓好落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樹立村“兩委”的形象和威信,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提高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務水平,真正把黨的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帶領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向前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