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振中正在擺放糖畫
□記者 王珊 文/圖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做成的畫,可觀賞、品嘗,雖然所用的工具簡單,但手上功夫是關鍵。小時候,在公園和鬧市,人們經常能看到孩子拿著熱乎乎的糖畫嬉鬧歡笑。如今,街頭糖畫藝人越來越少,今年40歲的段振中還堅守著這門手藝。
12月9日,記者在老城見到了段振中,他正忙著作畫。他用小勺舀起融化的糖汁,在鋁板上飛快地來回澆注糖汁,須臾便勾畫出蝴蝶、小鳥等圖案,手法嫻熟快速,讓人眼花繚亂。記者還未看仔細,段振中已將糖畫粘上竹簽,用小鏟將糖畫鏟起,晶瑩剔透的糖畫流光溢彩,讓人嘖嘖稱奇。
一個酒精爐,一口熬糖的小鍋,一塊鋁板,幾根長長的竹簽,再加幾件小小的工具,就是段振中制作糖畫的所有原材料。段振中每天都會在家中提前熬制糖漿,將白糖和麥芽糖按照比例混合,文火慢慢熬出來。“糖加少了太稀,加多了又太黏,熬不好的話整鍋糖都會有焦味。”段振中說。
經過與段振中交談,記者了解到,他跟糖畫結緣源于一次偶然的機會。4年前,段振中和朋友去開封旅游,在當地公園里看到很久沒見過的糖畫,覺得很有意思,便心生學習糖畫的想法,于是向一位糖畫老師學藝。“老師只教授手法,剩下的全靠自己練習。”段振中介紹,“糖畫看似簡單,但學習起來卻很難,各個程序非常講究,手要靈、眼要準、心要平、氣要勻、火要溫,缺一不可。熬糖時,溫度很高,剛開始練習時我經常燙傷手,不過最難的還是做造型的手上功夫,這光靠教是不行的,需要自己去觀察和領悟。”
制作糖畫沒有圖案底稿,畫稿全在心里。段振中從小喜歡畫畫,做起糖畫來自然胸有成竹。“小時候,糖畫一般是以十二生肖為主,但時代在變化,人們喜好的圖案也在變化。現在,除了這些經典圖案,我還增添了卡通形象等流行元素,但無論怎樣推陳出新,十二生肖卻是不能少的。”段振中說,“最喜歡的圖案是龍,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這款經典造型一直都是顧客的最愛,精巧的飛龍讓人不忍下嘴。”說著,段振中在鋁板上畫出一條活靈活現的龍。
“如今,街上賣糖畫的很少見了,帶著小孩兒的很多家長看見就會買。購買糖畫的大多是成年人,為了重溫童年時的那個味道。”段振中說,“雖然在安陽,糖畫藝人的身影在漸漸消失,但我會堅持下去,讓看似簡單的‘甜蜜’事業,成為更多市民生活中的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