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口述
記者張 璐/整理
時間:12月12日
地點:安陽博物館
周偉,現任安陽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的他,工作20年來一直兢兢業業,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實踐中求發展。安陽博物館在他的帶領下,各項工作蒸蒸日上。
安陽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5月,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單位。安陽博物館原名安陽市博物館,原館址位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袁林建筑群(袁世凱墓地)。
1958年5月,安陽市人民政府在袁林成立了安陽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成立后,采取多種措施精心維護袁林建筑,把昔日的荒冢變成了文物保護、展示的博物館。特別是1998年至1999年,市博物館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原貌”的原則,啟動袁林彩畫修繕工程,聘請故宮博物院古建筑專家王仲杰先生親臨指導,修復了碑亭、堂院大門和景仁堂等多處的外檐彩畫,完成了袁林建筑群復原工程的第一步。2002年,市博物館啟動袁林保護規劃維修工程,拆除各種建筑1500平方米,打通神道400米,修建輔道橋梁2座,使袁林景區的周邊環境得到較大改善。2010年3月,市博物館更名為安陽博物館,是河南省內成立較早的地市級博物館之一。
2008年12月,安陽博物館新館開館, 并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安陽博物館總投資23102萬元,占地21000余平方米,共有7個展廳。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展線1500余米。
自2013年以來,安陽博物館以全面提升博物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為目標,確立了“免費開放、完善服務、繼承傳統、傳播文化”的工作思路,結合實際,圍繞社會公眾需求,狠抓基礎,開拓創新,努力推進博物館由文物收藏單位向社會公共文化服務單位轉型,各項事業發展良好。4次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陳列展覽,連續6年榮獲“河南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先進單位”稱號,2016年7月被評為“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安陽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2829件(套),包括化石、骨器、甲骨、石器、貝蚌器、玉器、石刻、墓志、銅器、鐵器、錫器、瓷器、陶器、貨幣、繪畫、書法及近現代文物等類別,門類較為齊全。在2017年完成的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安陽博物館對館藏文物進行了全面清查、逐件核對、上賬登記,并錄入安陽博物館數字資產管理系統,確認館藏文物總數量為80989件,三級以上文物517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3件(套),共計42件;二級文物469件(套),共計513件;三級文物4678件(套),共計5286件;一般文物7659件(套),共計75148件。
通過這幾年的摸索,我們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那就是以展覽為導向,吸引公眾到博物館;以外展為媒介,宣傳安陽歷史文化;以活動為抓手,引導家庭和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以共建為基礎,引入高校資源;以服務為目的,提升博物館免費開放水平;結合館藏資源,開發文創產品。除此之外,我們先后出版或聯合出版了《安陽殷墟青銅器》《安陽歷史文物考古論集》《館藏文物精品圖錄》《安陽木版年畫刻版》《袁林與袁世凱》《河南安陽木版年畫》《安陽墓志選編》《流過往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安陽博物館藏甲骨》等圖錄、論著,連年榮獲安陽市社科先進單位稱號。
我們深知信息化建設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較早開通了官網、微信、微博、手機APP等,并先后建成了安陽博物館oa系統、安陽博物館數字資產管理系統、安陽博物館360全景展示系統、安陽博物館智慧導覽系統等。
目前,安陽博物館里正在舉辦《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紅色“徽”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徽章展》《商代文字展》《防災教育展》等7個陳列展覽。每天看到群眾高興而來、收獲而歸,我們倍感欣慰,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博物館了解歷史、認識安陽,希望安陽博物館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