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波/口述
記者 李陽/整理
時間:12月12日
地點:殷墟
張洪波,現任安陽警校教官,一級警督,從事警察基礎理論講授30余年,獲省公安廳優秀教官和市優秀教師稱號。2006年加入殷墟志愿者團隊,致力于公益活動,志愿講解600多場,受眾2萬多人。2016年被評為安陽市十佳最美志愿者。同時,參與創立博物館、八號公益、孤兒尋親、老城保護志愿者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安陽之行,兩個震撼:一為史之厚重,二為殷墟志愿者之舉。”每當翻閱殷墟游客對志愿者講解的評價表,我內心都會感慨萬千。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警察教官,我任教的課程與歷史文化相去甚遠。而作為殷墟志愿者講解員為游客講解殷商史,在這個完全不同的知識領域里,我一做就是13個年頭。
2006年殷墟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三十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我也有幸成為殷墟景區首批志愿者講解員,多年的夢想成真。憑著自己對殷商文化的熱愛之情,我們組建了一支不足20人的志愿者講解員團隊,不畏酷暑嚴寒,堅持為游客服務。
時光荏苒,一轉眼,今天的殷墟志愿者團隊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支擁有150余人,包括志愿講解服務、文字編輯、攝影宣傳等服務內容的國家級志愿者團隊。一切的努力與付出,我都親歷并參與,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凝聚在我的心底。
夏日我曾在景區芙蓉樹下,汗流浹背地接待游客咨詢,也曾在冬日的寒風中為游客講解女將軍婦好的前世今生。游客不多的時候,志愿者們就在簡陋的遮陽棚下學習考古知識,探討講解技巧,交流講解體會。那時,志愿講解在博物館還是個新生事物,我和志愿者一起,用一場又一場的講解喚起游客對殷商文化的關注、對志愿者講解的信服,并且用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帶動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加入志愿服務中來。大家來自各行各業,只要景區一聲集結號,大家準時披掛上陣,收獲的是整個團隊的堅持與進步。
2006年至今,我已經難以準確計算究竟講解了多少場,志愿服務了多少個小時,組織培訓了多少名志愿者講解員。2012年,我們有了志愿者服務站,景區領導為我們配備了空調、飲水機、電腦、投影儀、辦公桌椅。
2016年,我被評為安陽市十佳最美志愿者,參加了河南省學雷鋒志愿者經驗交流會,并作典型發言,參加全國博物館志愿者年會,與全國志愿者進行交流。2018年,景區派我參加了在福建召開的全國博物館志愿者第九次年會。這是對志愿者工作莫大的鼓舞。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我必須付出,因為那是我的職業。而作為一名志愿者,我獲得了諸多榮譽,從景區優秀講解員到省級優秀志愿者。我從沒想過結束,每一場講解都源自作為安陽人對家鄉的熱愛與眷戀,每一次服務都不辜負安陽歷史文化的厚重和景區領導的支持與信任。
13年的志愿者講解員經歷,對我來說只是剛剛開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播文化,任重道遠。我真誠地期待大家都能加入志愿服務隊伍中來,成為一名傳播家鄉文化的志愿者講解員,讓志愿者的旗幟高高飄揚。我叫張洪波,我在殷墟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