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榮照顧年邁的婆婆
□記者 李慧 文/圖
婆媳關系歷來是一道較為普遍的社會性難題,可對于安陽縣呂村鎮西呂村的楊九芹老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難題。在老人心里,嫁到自家37年的兒媳婦李銀榮就是親閨女。無論啥時候,她都會把全家人照顧得妥妥帖帖。老人說,雖然這輩子自己沒有女兒,但兒媳給自己補上了這個遺憾。
2019年12月27日早上,天才剛剛亮,李銀榮就輕輕走進楊九芹的臥室:“娘,你早上想吃點啥?”得到婆婆回答后,本想去做飯的她看到因為冬天衣服太厚,老人褲子穿得不太舒服,就蹲在床邊仔細幫婆婆整理好,然后轉身走進廚房。
在這個家里,這樣的情形每天都會發生。
“俺這大兒媳婦勤快、懂事,第一次來家里我就很喜歡。”楊九芹說,當年,李銀榮第一次來家里吃飯就搶著干活兒。剛過門時,家里的弟弟們都沒成年,她除了上班,還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又當嫂又當娘,每逢過年都會為3個弟弟做身新衣服,照顧全家無微不至。
楊九芹指著自家小院說:“銀榮很勤快,你看,無論是屋里還是院里,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說起兒媳婦的好,老人毫不吝嗇。“她公公20年前患上了肺氣腫,嚴重的時候咳嗽得都不能走路,兒媳婦專門買來氧氣枕、氧氣管,讓他隨時吸氧。每到冬天,她公公病情加重,她四處求醫,端湯喂藥,照顧得特別好。”楊九芹說。為了讓老人高興,李銀榮總是想著法兒地給老人講故事、說笑話。知道公公喜歡外出活動,天氣好時,李銀榮總會推著輪椅帶老人去附近散散心,呼吸新鮮空氣。“照顧病人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家里還有兩個病人。”楊九芹說。已經80多歲的她十幾年前就患上了白內障,生活起居全靠李銀榮悉心照顧。
隨著老人年齡越來越大,照顧他們成了李銀榮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進了這個門,公公婆婆就是親爹娘,照顧父母是做兒女的義務,這不是應該的嘛。”李銀榮笑著說。知道老人愛干凈,李銀榮特意買來太陽能熱水器,隔兩三天就幫老人擦洗身體、換洗內衣,還經常晾曬、拆洗被褥,幫老人剪指甲。
然而,2010年重陽節前夕,厄運降臨在了這個家庭,李銀榮被確診患上了癌癥。因為了解自己的病情,怕自己再也回不來,前往北京治療前夜,李銀榮忍著疼痛為公公婆婆洗了頭、仔細修剪了腳趾甲。“俺家好兒媳勝似親閨女。聽著她說要給我們洗頭洗腳,我心里不得勁兒,眼淚忍都忍不住。從她去看病以后,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她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她要是沒了,我們家的天就塌了。”楊九芹說,即便是在北京治療期間,李銀榮也經常往家里打電話,詢問二老的身體情況。由于不放心年邁的公婆,做完手術,病情穩定后,李銀榮就回到了安陽。
“說句實話,我愛人對我父母比我這親兒子都好,從她進這個門就任勞任怨。老人生病以后,她更是想盡辦法對老人好,端屎端尿,從來沒嫌棄臟,照顧得無微不至。言傳不如身教,在她的影響下,我兒子、兒媳婦也非常孝順。”李銀榮的愛人楊有堂說。
百善孝為先。李銀榮30多年如一日照顧公婆,街坊鄰里無不對她豎起大拇指。“養老、愛老、敬老、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村第一屆好兒媳評選中,李銀榮高票當選。”安陽縣呂村鎮西呂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說。李銀榮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當地群眾中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