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閻亮
疫情防控期間,原本在坐診室看病的元付為抗擊疫情,連續14天帶著數十公斤重的醫藥箱,背著消殺工具,為排查出的8名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消殺房間。村民都夸他是“能文能武”的村醫。
每天6時30分、每天一個半小時、每天兩次,記錄著他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和上門了解村民生活需求的辛勞。
65歲的元付是湯陰縣韓莊鎮西蘇莊村村醫。從醫40多年來,他堅守醫者仁心,無論寒暑,堅持治病救人,做好基層衛生室的工作。2006年,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4年來,作為一名無職黨員,他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受到群眾的認可和贊譽。今年第一季度,他被評為湯陰縣無職黨員先鋒模范。
打開元付的醫藥箱,血壓計、體溫表、常備藥等一應俱全,一頁頁問診記錄是他工作的真實體現。
西蘇莊村位于湯陰縣城北500米,面積3.4平方公里,人口668戶2806人,黨員81人。2018年10月,該村被規劃為長虹路北棚戶區改造項目。盡管居民住得分散,但大家看病還是愿意找元付。
“在大家眼中,元付是個實誠人,不愛計較,啥事都沖在前面。疫情防控期間,元付主動參加防控工作,排查外來返鄉人員,為返鄉人員建檔立卡,每天上門為村民測量體溫、消毒殺毒……”西蘇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洪禮贊許地說。
“大家排好隊,保持間隔,一個一個量血壓。”5月11日一大早,元付就忙碌起來,“現在疫情形勢好轉,商場、工廠已全面復工復產,但大家不能松懈,出門還得戴口罩……”
“你就別啰唆了,自覺的人總是自覺,對于不自覺的人,你說啥也不管用。”有好心的村民勸元付省點心。元付微笑著說:“那我也得說,誰叫咱是這兒的村醫呢,俺還是黨員哩。”
今年春節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從農歷正月初二開始,西蘇莊村全體黨員干部就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元付作為黨員和村醫,奮戰在抗疫一線。他第一時間為8名湖北返鄉人員建檔立卡,并叮囑他們和家人隔離。隔離期間,元付給他們送米送菜,同時為其他群眾講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我知道家里人擔心我,但我參加過抗擊‘非典’,對防護、消殺有一定的經驗,加之我是黨員,又是村醫,肯定要堅守在抗疫一線。現在,醫療設備比以前好多了,安全系數也提高了,我心里有數。”元付說。
疫情防控期間,有一天下大雪,晚上10時許,70多歲的村民毛歪只突然肚子疼,急忙給元付打電話。元付二話不說,騎上電動自行車,冒著風雪趕到毛歪只家,初步判定是急性闌尾炎。元付趕緊為他輸液,直到毛歪只癥狀緩解才離開,當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3時。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早已被雨雪浸濕。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40多年來的辛苦付出和鋼鐵意志,是元付獲得“能文能武”村醫稱號的核心密碼。“我是黨員,我先上”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元付守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沖鋒號。
“治病救人是我一輩子的堅守。”元付說。正是靠著這種樸實的責任感,元付“逆行”而上、奮勇向前,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黨員的先鋒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