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日報訊(記者 任貴偉)近段時間,內黃縣借力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加快經濟復蘇步伐,促進消費回暖。“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共注冊抖音號、快手號130多個,累計發送短視頻3000多條,播放量120多萬次,銷售農產品160多萬元。駐村第一書記試水直播帶貨初見成效。”6月30日,內黃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痛?ldquo;網紅”直播帶貨
馬上鄉店集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何艷軍所駐的村甜瓜種植面積較大。5月中旬,甜瓜大量上市,何艷軍幫助群眾直播賣瓜,開播第一天就銷售甜瓜5000公斤。這給了何艷軍極大的鼓勵和信心,他堅持每天抽出時間到直播間或在大棚里直播。
功夫不負有心人。何艷軍的粉絲量和播放量激增,個別視頻的播放量有3萬次。直播節一個月的時間,何艷軍共開設直播20余場,發布作品41條,視頻播放量20余萬次,吸粉2800多個,獲贊1.5萬個,分享轉發3000多次,累計銷售甜瓜及其他農產品10萬公斤,實現交易額40余萬元。
“駐村第一書記為俺直播賣瓜,讓俺的甜瓜不愁賣。”店集村村民楊艷軍說。
據了解,縣委組織部和縣商務局聯合舉辦了駐村第一書記直播電商專題培訓班。駐村第一書記接受培訓后,根據所駐村的主導產業和上市產品,紛紛到大棚地里直播或錄制上傳短視頻,幫助群眾賣貨,助力群眾增收。
拍視頻展示扶貧生活
張龍鄉翟野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雪玉除了拍攝短視頻幫助群眾賣貨外,每天還拍攝短視頻記錄自己駐村扶貧的日常工作,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內黃的扶貧工作。張雪玉累計發布作品28篇,播放量20余萬次,網友轉發、分享5萬次,其中為翟野羊村推介農產品的一條短視頻播放量達8.8萬次。弘揚正能量,傳播好聲音,駐村第一書記用一部手機踐行著入黨的初心和誓言。
駐村扶貧干部除了每天必寫的民情日記外,現在又多了一種方式,那就是用短視頻記錄每天駐村扶貧的工作和生活。村“兩委”開會、入戶走訪、田間地頭、修路栽樹等,駐村第一書記隨時拿出手機,記錄下一個個工作的場景和瞬間,并把這些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關注扶貧、關注貧困群體,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用鏡頭記錄鄉村變化
經過人居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今天的內黃鄉村與往日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街道硬化了,道路旁栽上了整齊的綠化樹,廢棄庭院變成了停車場或小花園,環境美了,群眾的心情舒暢了。對于事事參與其中的駐村第一書記來說,成就感是無以言表的。
駐村第一書記在村牌坊下、文化廣場上、村室里、街道旁、老宅前,用鏡頭記錄下美麗鄉村的點滴變化,為美麗鄉村“打call”,迅速占領了全縣新媒體陣地,在全縣掀起了“我為美麗鄉村代言”的熱潮。今年5月,駐村第一書記共發布民生民俗短視頻2000多條,累計獲贊40萬個,轉發26萬次,極大地提高了內黃在新媒體上的曝光率。
啟示: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通過直播電商培訓,駐村第一書記能夠熟練運用短視頻宣傳、直播帶貨等方式助力農產品銷售,讓優質特色農產品賣得出、賣得遠、賣得好,讓網絡直播帶貨等新模式、新業態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駐村第一書記在新媒體網絡平臺上發布視頻信息,展示扶貧助農工作,對年輕人的教育和滲透意義重大,激發了年輕人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熱情。駐村第一書記每天的宣傳帶貨視頻,在平臺上集中推送展示,讓更多的網友了解內黃,極大地提高了內黃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駐村第一書記+直播+農產品”的扶貧模式,是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動員社會上可以動員的一切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實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駐村第一書記直播的跟蹤服務和指導,通過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進行網上銷售,凸顯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同時,通過深度結合各村產品特色,引導群眾進行規?;?、標準化種植,鼓勵各村圍繞特色優勢產品搭建起‘合作社+農戶’的供應鏈體系。”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