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幾乎每個久居城市的人都對12345熱線并不陌生,而安陽的市長熱線卻成為地方標準制定者。7月21日在12345聯動服務中心,安陽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宋光明給記者講述了該中心幫助烈士尋親的感人故事。
家住遼寧省蓋縣青石嶺村的黃水偉,打安陽市長熱線求助,希望幫他在安陽烈士陵園找到關于他三爺爺的信息。
“他的三爺爺是在1949年4月中旬到5月初解放安陽的戰(zhàn)斗中犧牲的,當時就葬在了安陽,只向老家寄了一張烈士證。”宋光明說,了解到來電人訴求后,工作人員立即到市民政局查詢,然而通過中華英烈網和河南省英烈網,都沒找到黃永偉三爺爺黃振業(yè)的名字。
隨后市長熱線工作人員又趕赴安陽縣烈士陵園,安陽縣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從資料柜里找出了1957年抄寫的安陽縣公墓統(tǒng)一編號登記表,“那個登記表已經很舊了,我們找到一位烈士名叫董振業(yè),上面登記著部隊番號、參軍日期以及犧牲時間,唯獨籍貫一欄里沒任何信息。”
宋光明稱,為嚴謹起見后來又經過長時間查找,安陽縣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從烈士登記表上找到了黃振業(yè)的信息,上面的信息與黃振業(yè)烈士證上的信息相符合,同時與董振業(yè)登記的信息也一致,但烈士登記表沒有董振業(yè)的信息,就是說信息與公墓登記表信息不符合。宋光明說:“因為烈士登記表是最原始的依據,這就說明很有可能公墓登記表上的姓是錯的,董振業(yè)很可能就是黃振業(yè)!”經民政部門逐級上報和研究,安陽縣烈士陵園終于為這位烈士更改了登記底冊及墓碑。
一次電話,讓烈士找到親人,后來烈士遺孀還專門打電話、來信,表達對安陽市長熱線的由衷感激。
話務員楊娟告訴記者,他們每天接聽七八十個熱線,水電氣暖、占道經營、限行、環(huán)保等都是熱門問題。“我們一共56個座席,30條受話線路,工作人員70多人,實行7×24全天候受理,已累計接聽受理來電310萬余件。”楊娟說。
安陽市長熱線成立于2002年,先后榮獲省工人先鋒號、全國政務熱線“駿馬獎”、“2019年度卓越管理創(chuàng)新獎”。其獨特之處,在于將各項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用標準進行固化,并不斷更新。2019年6月,該中心起草的《12345政務熱線服務與管理規(guī)則》由河南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成為河南省首個12345熱線服務領域推薦性地方標準,填補了省政務熱線工作標準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