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營造發展好環境 穩住經濟基本盤 安陽經濟逆風前行
□《河南日報》記者 任國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全國地產排名前十的新城控股公司簽約東區、城市綜合體開發商萬達集團第二個項目落戶主城……近日,安陽土地市場傳來好消息:一天之內順利出讓8宗地塊,交易額突破15億元。與此同時,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等兩個項目正式落地,總投資達100億元。
今年年初以來,安陽市堅持“一手牽兩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抓“六穩”、強“六保”的亮眼成績單:1月至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居全省第六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2%,增速居全省第二位。種種跡象表明:安陽市經濟活力增強、回歸常態加速,企穩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面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和沖擊,安陽經濟為何能逆風前行?
內外聯動:對內服務做到極致,對外招商喜迎客來
8月10日一早,記者來到文峰區光明路碧桂園·云頂項目施工現場,但見項目進展順利,物業樓主體已經封頂。
“對標全省,這是碧桂園集團審批時限最短、平均成本最低的項目,與以前相比快了兩三個月!”現場負責人連連點贊“安陽速度”。
項目進展順,企業發展好,經濟才能穩。可今年一開年,安陽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停產,項目停滯,發展停步。
安陽市委、市政府積極應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市各部門內外聯動,出實招,干實事,打響了一場復工復產保衛戰。
對內,把服務爭取做到極致。
“極致”就是“再造流程”,讓辦事程序“減無可減”。
為加快工程建設項目落地和建設進度,安陽市承諾項目審批時限不超50個工作日;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不見面審批;企業刻章免費,最快40分鐘可取;企業開辦實行“一日辦結制”……政務服務速度屢被刷新。
對外,打開大門迎接客來。
高規格舉辦招商大會,參會客商近200人,包括中信、萬達、富士康等中國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簽約項目89個,總投資1220億元。活動現場,6位行業領軍人物被聘為安陽“招商大使”。
“營商環境,是決定一個地區科學發展和持久發展最寶貴的稀缺資源。環境優則眾商聚,環境劣則群商散。對于安陽這樣一個轉型中的工業城市,企業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家健說。
揚長補短:實實在在幫企業,真金白銀招人才
作為老工業基地,安陽市企業數量多、門類全,傳統產業比重大,轉型升級任務重;與此同時,企業核心技術少,競爭力弱,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企業轉型中,如何揚長補短,通過精準幫扶推動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強鏈、補鏈、固鏈,從而做強做大做優,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其實,在企業幫扶方面,安陽市一直不遺余力,即使疫情防控期間也從未放松。2月9日,安陽市政府就通過在線視頻形式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企業幫扶問題,及時推出稅費減免、就業穩崗、金融扶持等20多條政策措施,并在疫情防控形勢穩定的第一時間按下復工“快進鍵”。
為幫企業渡難關,安陽市開展“千員幫千企”活動,從市直部門和各縣區抽調900多名精兵強將,化身“店小二”,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各種難題;出臺“關愛企業家‘八大員’行動計劃”,推行“861”金融暖春行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出臺“百舸競帆”行動實施意見,企業上市掛牌最高獎勵600萬元……
自我認知愈清,發展方向愈明。
“人才是我們最大的短板。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再好的思路,沒有人才支撐都很難搞上去。”這是今年年初安陽市委經濟工作會上,不少市直單位負責人達成的共識。
3月24日,袁家健赴鄭州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安陽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計劃,廣招天下英才,針對四個千億級產業以及其他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引進一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企業人才隊伍。中高級人才3年內可享受生活補助,生活補貼最高2000元/月,住房補貼最高一次性12萬元。
“人才新政”引來金鳳凰。截至7月20日,安陽市38家重點企業已引進各類人才125人,市直、縣(市)區企業已經或準備簽約畢業生795人,預計9月正式入職。
軟硬兼施:打出脫困“組合拳”,送出惠民“大禮包”
“要不是上個月市里批的15萬元創業貸款,俺這兒可能已經關門了。”安陽市一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培訓班面臨著房租、設備升級等問題,資金成了橫在面前的一道坎兒。6月初,他在網上申請安陽市創業擔保貸款,沒想到十幾天就批了,解了燃眉之急。
就業,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牽著經濟“大勢”。面對疫情沖擊,安陽市打出一系列保就業“組合拳”:一方面出臺返鄉創業政策20條,支持農民工等返鄉創業;一方面減稅降費,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資金難題。今年上半年,安陽市共為780家小微企業減免房租1112萬元,減免企業養老保險費4.6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億元,發放運營補貼835萬元。
效果也顯而易見。截至6月底,安陽市城鎮新增就業3.784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991人。
發展古都夜經濟,提升文化軟實力。7月6日開始,安陽市在老城區等地啟動“安陽有戲”文藝演出,每晚8時,來自市豫劇團的“戲曲盛宴”準時開場,《賣苗郎》選段《摔碗》、《包青天》選段《見皇姑》……大戲輪番上演,群眾叫好連連。
豐富旅游業態,實施“引客入安”。安陽市4月出臺“迎客入安”旅游優惠政策,規定自發布之日至2021年12月31日,安陽市所有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推出古城“一日游”、歷史文化“一日游”兩條惠民精品旅游線路;支持文旅企業、社會組織來安陽組織承辦大型文旅活動。古都旅游又現生機與活力。
“當前,穩定經濟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我們要想化危為機,就必須搶抓宏觀政策、國家戰略、產業轉型等諸多機遇,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唯有如此,方能攻城拔寨、闖關奪隘,贏得最終勝利。”在剛剛閉幕的安陽市委全會上,市委書記李公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