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蘭
率先在全省工會實現對職工合法權益訴求“零門檻”援助服務,對尋求工會法律援助的職工做到“應援盡援”,安陽市總工會為安陽百萬職工維權的底氣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健全的機制、來自于強大的團隊、來自于為民的真心,更來自于要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哪里的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會就要站出來說話”落到實處的決心與信心。
近年,安陽市總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工會信訪、預防預警、勞動爭議調處、法律援助和職工普法等有機融合,引導職工理性表達訴求,建立信訪矛盾多元化解機制,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職工隊伍和諧穩定,以一系列硬核舉措為抓手,開創了以維權促維穩、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新局面。
法律援助惠民生暖民心
“扶危濟困、仗義執言”,這8個字包含了安陽縣農民工姚某對市總工會的感激之情。
2011年,姚某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時嚴重受傷,造成下肢截癱,工傷認定為三級傷殘,經安陽市龍安區人民法院和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判決,建筑公司應賠償他77.26萬元,但該公司拒不執行。市總工會得知這一情況后,為其伸出法律援助之手,指派工會律師志愿者為姚某代理訴訟。2018年,經律師協調和法院強制執行,陸續為姚某要回工傷賠償款及后續治療費87.49萬元。這樁歷經7年之久的工傷賠償案,在市總工會的法律援助下取得圓滿結果。
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每一次維權的背后都凝結了工會律師志愿者為維護職工權益所付出的心血與汗水。市總工會法律維權服務律師志愿者團經過7年發展,從最初只有幾家律所10多名律師到如今有32家律所131名執業律師的團隊,越來越多的律師加入了法律維權服務隊伍。他們積極參與市總工會“千場法律宣講送基層”活動、法律服務中心值班服務、勞動爭議調處及法律援助案件的代理工作,僅2018年、2019年就辦理職工法律援助案件543件,為市總工會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建設一支強大律師團隊的同時,安陽市總工會還全面打造網上職工法律援助平臺。在“安工惠”“安陽工會法律”等微信公眾號開設 “法律在線”等板塊,在安陽職工網上提供104部勞動法律法規查詢服務,在職工綜合服務平臺增設職工維權專項模塊。通過網絡渠道,為農民工、職工等提供法律咨詢、跨時空調解238次,讓職工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實現援助申請渠道多元化、宣傳模式立體化、信息溝通互動化、便民機制社會化。
信訪調解分民憂穩民心
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是信訪工作的崇高使命,化解矛盾是信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安陽市總工會嚴格落實信訪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工作責任制,遇到信訪問題第一時間分析研判、第一時間推動化解、第一時間促進解決,用忠誠擔當、履職盡責寫下了感人的信訪故事。
2018年,文峰區寶蓮寺鎮13名農民工因工程層層轉包拿不到工資而聚眾討薪。市總工會得知后立即指派律師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最終為農民工執行回10.04萬元的工資款。農民工將一面印有“情系農民工、大愛潤無聲”字樣的錦旗送到市總工會,感謝市總工會為維護農民工權益所做的工作。
為了推進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安陽市總工會注重以源頭維權、源頭保障加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致力于把信訪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按照“強三性”“去四化”要求,我市200多名縣(市)區兩級工會干部各聯系1家至2家重點企業或2戶以上困難職工,以“多走動、常聯系、聊得開、談得攏”為主要形式開展下基層、察實情活動;按照“八大群體”入會建會工作部署要求,最大限度地把貨車司機、快遞員等群體組織到工會中來,先后組建了家政、快遞、物業、建筑項目工會聯合會和司機之家;按照“群眾利益無小事”要求,綜合運用心理疏導、政策支持、法律援助、困難幫扶等手段,抓實做細事關職工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贏得了職工群眾的信任。
安陽市總工會延伸工作觸角,建立了工會調解與人民調解、勞動仲裁、監察和法院訴訟相銜接的勞動爭議調處機制,綜合施策,使勞動矛盾糾紛及早發現、及早化解;以“百家民企職代會示范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企業集體協商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設,通過企業民主管理推進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落實;督促、幫助企業依法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推動信訪矛盾處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在信訪矛盾問題發生時,發揮多元化解和應急聯動機制作用,形成工會、人社、司法聯動的工作格局,健全了職工信訪聯動處置機制。
普法宣傳解民惑潤民心
職工缺乏專業知識、維權能力弱是制約勞動關系矛盾依法理性調處的關鍵因素。為此,從2018年起,市總工會探索“法律服務跟著職工走”維權模式,在全市開展以《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為主的“千場法律宣講送基層”活動,從源頭提升職工群眾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的意識;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開展經常性的普法宣傳活動,構建覆蓋全市職工的“半小時工會法律服務圈”;根據基層干部、普通職工、農民工需求,探索開展“沙龍式”普法,每期側重勞動關系不同領域設定專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組織法律援助志愿者、高校法學院師生到各企事業單位、鄉鎮(街道)、村(社區)、建筑工地向職工發放《職工法律手冊》《農民工維權100問》等法律法規宣傳資料,解答職工法律問題,協調處理勞動爭議。
針對企業和行業協會,安陽市總工會開展了一系列勞動法務指導,幫助企業管理層和職工提高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通過開展基層勞動爭議調處、提供法律援助維權服務等方式,將法律援助、群體性糾紛化解、勞動法律監督等工作有效串聯,切實發揮了工會法律援助作為“四位一體”維護體系重要切入點的源頭預警防范作用。目前,全市已有160余家企業,1400余名企事業管理人員、工會干部、職工代表從中受益。
作為職工的“娘家人”,幫助職工維權解困,是市總工會一以貫之的文明標尺。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市總工會將以推進維權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履行好職工利益的代表者與維護者的職責,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把工會“職工之家”做得更實,把職工群眾“娘家人”當得更好,為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貢獻工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