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亞楠
近日下午,在湯陰縣棚戶區改造西蘇莊片區安置工程的施工現場,正在緊張施工的工友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工地剛公示了大伙兒的考勤,工資很快就能打到卡上了!”河北滄州籍的農民工宮建柱告訴記者。
“工資直接打到卡上,通過手機就能看到工資是否足額發放,再也不用擔心工資會被拖欠,我們干活更有勁了!”宮建柱樂呵呵地說。今年年初以來,安陽市深入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依托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推動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施工總承包企業直接發放工資、應急周轉金、工資保證金等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落地。同時,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全面推廣應用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實現了市、縣兩級信息互聯共享。
“現在,農民工進場前,需先經過崗前培訓,簽訂勞動合同,每天上下班通過打卡、刷臉計算考勤,并由施工企業為農民工統一辦理、發放工資卡,每月按照勞動合同約定計酬,公示后通過銀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直接把工資轉到每名工人的卡上。”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支隊長閆錫紅介紹。他通過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進行展示,每個工地每天每名農民工的出勤情況清晰可見。
此前,農民工工資大多是由業主方付款給項目方,再由項目方支付給勞務公司或者“包工頭”發放。工資幾經轉手,偶有“包工頭”挪用工資,或遇其他意外,就可能發生拖欠工資的情況。新的農民工工資發放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預防拖欠的發生,可讓工資安全足額發放到農民工手中。
“今年5月,為加強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領導,安陽市保障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更名為市根治欠薪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分管人社、住建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原來的12家調整為22家。同時,進一步健全欠薪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嚴格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設立欠薪應急周轉金賬戶,總資金達2400萬元。對195家在建房屋建筑企業全面進行勞動誠信等級評價,公開發布評價結果,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實行‘黑名單’動態管理,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在市場準入、招投標資格、新開工項目施工許可等方面予以限制,并在媒體上進行公布,形成了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局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關系科科長李福洲介紹。
在文峰區、湯陰縣、林州市的多個項目工地,農民工紛紛表示,新的工資發放形式讓他們感到放心、踏實。“近年,各級政府對農民工群體越來越重視,我們倍感溫暖。現在,工資也有了全方位的保障,我們干活的時候心里更踏實了。沒了后顧之憂,大家干活更有勁了,這多虧國家的好政策!”農民工王付生說。
新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也得到了項目投資方、工程建設方等各方的積極響應。負責文峰區昌泰片區棚戶區改造的安陽建工集團項目負責人張陽說:“公司積極配合人社、住建等部門制定了勞務實名制管理辦法、銀行代發農民工工資管理辦法、農民工工資換用賬戶管理辦法、勞務實名制管理系統使用守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堅決維護、保障農民工兄弟的各項權益。工人干活起勁了,我們也省心了。”中鐵城建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楊海兵說:“我們在項目部內部設立了農民工工資代發應急小組,設立專職勞資員,與進場施工的分包單位簽訂農民工工資代發協議,全力保證按月足額發放工資,堅決不能讓農民工流汗又流淚。”
“下一步,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將全力推進《條例》落實落地,增強農民工的法治觀念和勞動合同簽訂意識,提高農民工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從源頭上預防欠薪問題發生。同時,全面推廣應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市范圍內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交通、水利等在建工程項目全覆蓋,確保所有在建工程項目100%落實監管平臺、100%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100%實現銀行代發農民工工資。此外,市勞動監察部門還將加大執法力度,對涉嫌惡意欠薪的用人單位及責任人,該處罰的堅決處罰、該停產整頓的堅決停產整頓、該列入‘黑名單’的應列盡列,絕不姑息,切實為農民工兄弟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李福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