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陽 文/圖
一片甲骨驚天下。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是中國和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作為現存最早自成體系的文字,被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的“四大發現”之一,是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甲骨文印證了中華民族一路前進的光輝足跡。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中強調:“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這段話凝結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
甲骨文被發現迄今已有121年,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新形勢下,要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近年,中國文字博物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傳承和發展文字文化為己任,以行動守護漢字,精心打造面向國內外的大型文化展覽——《漢字》巡展。巡展系統地展示了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及應用,生動鮮活地再現漢字的書寫藝術及數千年來積淀下來的妙趣精華。
“《漢字》巡展分為國內展和國際展兩個版本,采用1+N的展覽模式,即《漢字》展覽加若干輔助展覽和活動,以活潑的形式突出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截至目前,《漢字》巡展已在國內外成功展出110余場,受到國內群眾、國際友人及華人華僑的好評。”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產業部工作人員陳瑞華向記者介紹,“國內展分為以文物為支撐的館際交流展和以圖片展為主的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五進’活動?!稘h字》國際展所到之處均產生了較大影響,架起了向世人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認知中國文化的橋梁,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稘h字》巡展已逐步成為我市守望漢字,傳承甲骨文之美,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閃亮名片。”
據悉,中國文字博物館立足開放式辦館理念,建設館外體驗示范基地,結合當地地域資源優勢,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弘揚漢字文化,傳承甲骨文文化,實現博物館與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國內建成了8個體驗基地,并在海外設立了第一個體驗基地——中國文字博物館韓國(清州)體驗基地。多地區的平臺建設使更多人發現了甲骨文之美,了解了漢字文化以及華夏燦爛的文明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習漢字文化、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殷墟作為甲骨文的發源地、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近年不斷發掘自身特色,打造了許多特色甲骨文研學課程,并積極開展‘知殷商愛安陽’進校園主題活動,激發孩子們學習甲骨文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一步了解、熱愛甲骨文化,守護漢字。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甲骨跨越時空,凝結著中華文明的深厚基因。作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應認真學習領會、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高度重視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讓中華文化展現出無窮魅力和時代風采,讓甲骨文之美在新時代絢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