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紀宣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的“要在更大范圍整合運用監督力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大抓基層基礎的部署,認真落實省紀委監委《關于補齊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短板的指導意見》要求,2019年7月以來,市紀委監委以內黃縣為試點,探索推進鄉鎮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整合監督力量,健全基層監督體系,提升鄉鎮紀檢監察工作水平,實現了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同向發力。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任正曉,市委書記李公樂對此先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成績,并對下一步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監督力量向基層加強
筆者走進北關區彰東街道紀工委辦公場所,紀工委和監察辦公室兩塊牌匾格外醒目,信訪接待室、談心談話室、醫務室、監控室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以前我們街道紀工委沒有專門的辦公室,連個陣地都沒有,也沒有配備專門的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很多時候辦公辦案就像‘打游擊’。現在不一樣了,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來,不僅統一了辦公場所、辦公設備等硬件設施,還配強了專業化干部,沒有工作的后顧之憂了。”彰東街道紀工委書記馬志平信心滿滿地說,“辦案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可以更專心地投入工作中,干好紀檢工作的勁頭更足了!”
針對一些縣、鄉黨委對鄉鎮紀檢監察工作重視不夠、領導弱化、支持保障不到位,鄉鎮(街道)紀檢監察機關普遍存在“三轉”不到位、監督質效不高、履職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市紀委監委結合省紀委監委安排部署的“6-45”問題整改,補短板、強弱項,2019年就把健全基層監督體系作為重中之重,以內黃縣為試點,探索推進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2020年,市紀委多次召開常委會,在總結完善內黃“553”工作機制及其他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全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了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基本原則、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要求標準化建設實現“六個統一”,即統一機構名稱、統一掛牌標識、統一人員配備、統一辦公場所、統一辦公設備、統一經費保障,規范化建設實現“六個規范”,即規范職責權限、規范流程制度、規范領導協作機制、規范監督載體、規范干部管理、規范考核考評,進一步壓實政治責任,推進縣、鄉黨委和紀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有效貫通,健全完善分級負責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破解了“專崗不專人、專職不專業”難題,實現了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有經費干事、有陣地干事。目前,全市向鄉鎮(街道)派出監察辦公室135個、監察專員493人,監督力量、資源向基層不斷傾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有序鋪開。
在推進過程中,市紀委監委牽頭抓總,加強整體規劃、政策指導和統籌協調,堅持“市統籌、縣主導、鄉落實”的原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類實施,鼓勵探索創新、注重實效,防止搞形式、一刀切、一鍋煮。為保證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穩妥推進,在常態化督導檢查的基礎上,市紀委監委于8月18日至20日在內黃縣召開全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進會,舉辦了“補齊基層短板提升監督能力”全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研討培訓班,通過現場觀摩、研討交流、專題培訓,進一步鼓舞士氣、提升素質、統一思想、明確方向。
“鄉鎮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來,鎮紀委監察辦公室工作條件好了、人員齊了、能力強了,紀檢監察干部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增強了,監督執紀、主動作為的工作激情更高了。”內黃縣城關鎮紀委書記、監察辦公室主任劉獻峰說。
精準監督向基層延伸
“受益于安陽市紀委監委的精心指導,我們鄉鎮紀檢監察干部懂得了如何做好監督工作。今年年初以來,針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我們開展督導檢查14次,現場責令整改3處,緊盯支書、會計等基層‘關鍵少數’,重點檢查規范農村小微權力運行程序,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談起監督工作,林州市臨淇鎮紀委書記、監察辦公室主任魏軍祥深有感觸地說。
硬件配全了,人員配齊了,如何整合監督力量,實現全程監督、精準監督、有效監督,讓監督真正延伸到基層?在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進行了積極探索。
整合基層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是精準監督向基層延伸的關鍵舉措。按照“就近整合、便于指導、專題聯系”的原則,各縣(市)區建立“縣級紀委監委班子成員+監督檢查室(紀檢監察室)+鄉級紀檢監察機關”的片區領導機制、“鄉級紀檢監察機關+監察專員+監察信息員”的片區聯系機制、縣級巡察監督與鄉級紀檢監察監督協調聯動機制,完善黨委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林州市紀委監委加強基層監察監督與巡察監督的結合,在巡察村(社區)的基礎上及時跟進、督促整改,實現從“發現問題”到“提高治理能力”全覆蓋。以巡促治開展以來,林州市鎮、村兩級紀檢監察干部監督、配合收回集體土地139.3公頃,收回集體資產74處,收回集體資金4000萬余元。安陽縣整合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三資辦、民政所、審計所等工作職能,統一建立鄉鎮黨風政風綜合監督中心,形成監督合力。在文峰區寶蓮寺鎮,村務監督委員會參與監督村財務收支、村內重大事項決策等工作,財務支出統一實行“三簽兩蓋”,做到先理財后入賬,有效形成雙向監督制約機制。
創新監督載體,方便群眾監督,是精準監督向基層延伸的有效途徑。市紀委監委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采取“互聯網+監督”模式,在縣(市)區統一建立黨風政風綜合監督平臺,突出對村(社區)小微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管,實現農村小微權力網上監督,同時規范檢舉舉報平臺,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鄉鎮(街道)紀(工)委檢舉舉報平臺基層版的部署和應用工作,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建立健全問題線索集中管理和集體排查制度,規范問題線索處置標準和程序。林州市在姚村鎮、陵陽鎮試點實行OA遠程實名簽字監督管理,凡涉及小微權力決策事項必須有村務監督委員會參與,并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手機簽字,同時在各鄉鎮(街道)全面推行村級公章智能管理,全面打造“互聯網+”的黨風政風綜合監督平臺。殷都區精心打造“陽光村權”微信公開監督平臺,開通基層檢舉舉報網絡直通車,搭建檢舉舉報子平臺等組織架構,倒逼村級權力規范運行。
建立三級例會制度,發揮監察信息員作用,是精準監督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手段。市紀委監委指導全市建立三級例會制度,規定每月由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分片召開監察信息員月例會、由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召集聯系的鄉鎮召開紀委書記月例會、由縣紀委監委組織執紀執法室召開室主任月例會,及時研判問題,提出指導建議,充分發揮監察信息員作用,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各鄉鎮每村配備監察信息員兩名,激活了鄉鎮監督的“末梢”。2019年,內黃縣村(社區)監察信息員共向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報送廉情信息、民生問題268條,真正把監督的“探頭”架到了村口。
正風肅紀向基層深化
2019年,內黃縣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處置問題線索134件,立案96件,黨紀政務處分86人,分別同比增長100%、182.4%、152.9%;
2020年,林州市臨淇鎮立案查處10人,其中開除黨籍2人,黨內嚴重警告1人,黨內警告7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25人;
滑縣城關街道紀工委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黨紀政務處分5人,組織處理6人,談話提醒7人,批評教育16人;
安陽縣崔家橋鎮處置問題線索16件,立案7件,黨紀政務處分7人,組織處理3人;
龍安區東風鄉處置問題線索7件,立案4起,辦結4起,黨紀政務處分6人,組織處理14人;
北關區彰北街道紀工委辦理案件16起,黨紀處分4人,組織處理15人;
…………
這是鄉鎮紀檢監察機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來正風肅紀的成績單。全市鄉鎮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徹底改變了鄉鎮紀委聚焦主業不夠、辦案少甚至長期“零辦案”的局面,充分發揮了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監督“前哨”和查辦“利劍”作用,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各鄉鎮紀委聚焦群眾痛點、難點、堵點,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建設小康社會;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圍繞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履行監督執紀執法職責。各鄉鎮紀委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嚴肅查處在教育醫療、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正風肅紀就體現在哪里。2019年12月,內黃縣二安鎮8個村的監察信息員先后向鎮紀委監察辦反映本村在實施飲水改造過程中,在享受政府補助的情況下,仍對農戶收取飲水改造資金的問題線索。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核實,該鎮紀委共追回違紀資金37365.36元,黨紀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3人。
結合查辦的案件,各鄉鎮紀委利用身邊的典型案例,堅持標本兼治,深化以案促改,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今年年初以來,安陽縣崔家橋鎮紀委定期召開鎮村干部警示教育大會,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現場表態發言等形式,讓鎮村干部在警示教育中汲取教訓,不斷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北關區柏莊鎮紀委先后通報4起違紀違規典型案例,召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剖析現場會10余次,在農村干部中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使農村干部明底線、知戒懼,約束“微權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障。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在推進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中,還不失時機地結合鄉村振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樹立文明觀念,倡導社會主義新風尚,從厲行勤儉節約、狠剎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入手,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引導良好風氣的形成。湯陰縣各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督促基層以黨風政風為引領,深入推進嚴黨風、抓政風、淳民風、正村風、美家風“五風”建設,凝聚正能量,弘揚新風氣,推動社會風氣持續向善向好。內黃縣各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督促鄉、村兩級干部改進工作作風,主動深入群眾家中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由群眾上訪變為干部下訪。2019年,該縣縣級受理信訪舉報同比下降48%,其中反映農村干部問題同比下降60.8%,全年赴京“零非訪”,532個村中有465個村“零上訪”。群眾中流行一句話,“上訪告狀跑斷腿,不如就近找紀委”,基層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持續好轉,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
全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目前仍處于不斷完善、不斷提升、不斷推進階段,但成效有目共睹,作用日益顯現。全市紀檢監察工作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創新、思路創新、工作創新進一步推進,監督體系進一步健全,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進一步壓實,群眾信訪舉報渠道進一步暢通,形成了各方面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的鮮明導向,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環境,凈化了基層政治生態,受到了省紀委監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鼓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省紀委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的共同努力,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已經邁出了扎實的一步。這一步印記著市紀委監委狠抓基層基礎、提升監督質效的探索歷程,更展示了市紀委監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不斷延伸、增強基層治理效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決心。”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黃明海表示,“事業未有窮期,奮斗正當其時。下一步,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任正曉書記、李公樂書記批示精神,堅定不移、深入扎實地推進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補齊基層短板,提升整體監督能力,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