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安陽 > 正文

安奮斗 安出彩丨從314戶到5戶 滑縣馬莊村的脫貧故事

來源:安陽日報編輯:郭金利發布時間:2020-10-14 21:46:17

  
張定坤(右一)正在杜子真的蘆筍地里了解今年蘆筍銷售情況 

  □記者 賀瑛 文        文錕 攝

  初秋時節長空如洗,9月29日,記者走進滑縣瓦崗寨馬莊村,踏在田埂上,眼前成片已收割完莊稼的土地與遠遠的天際連接在一起,讓人在微涼的秋風中,感受著這個季節獨特的美好。

  這個整潔美麗的小村莊,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822戶村民中就有314戶是貧困人口,幾乎占到全村人數的40%。如今,全村只有5戶貧困戶,且都正在脫貧中,村民收入穩步提升,幾年間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翻身仗。而這個小村莊的大變化,與一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就是國網滑縣供電公司駐該村的第一書記——張定坤。

  “別看張書記話不多,可啥都替貧困戶想著。俺家倆孩子都外出務工了,俺不僅種上了蘆筍,還在村里的時豐鋁業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55歲的杜子真提起張定坤贊不絕口。前幾天,他剛賣完地里最后一批蘆筍,曾經的貧困戶靠著村里聯系的蘆筍種植,成了村民眼中的脫貧“明星”。

  2015年,張定坤一到馬莊村第一件事就是走家串戶,在親切的拉家常中摸清村里的貧困狀況,幾口人、多少地、為啥致貧、下一步該咋幫扶……這些不僅密密麻麻地記在張定坤的小本兒上,也深深地印在他心里。他根據杜子真的家庭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渠道聯系蘆筍種植。

  杜子真掰著手指頭為記者算了筆賬:“按照一斤蘆筍3.5元的收購價,俺家4畝地種植蘆筍,一年下來能收入近4萬元,加上俺在村里的企業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俺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了。”杜子真不忘感謝張定坤:“從種上蘆筍那天起,張書記不知道往俺家地里跑了多少趟,從管理到銷售比俺還上心。”

  “以前家里停電是常事兒,現在晚上電燈長明,家里的蠟燭也派不上用場啦!”今年74歲的倫好行笑著說。張定坤來到馬莊村后積極爭取資金扶持,一次性投入200余萬元,歷時3個月完成該村的電網改造工程,不僅解決了村里百姓的用電難問題,也讓村里的企業不再為電壓不穩而犯愁。現在馬莊村共有涂料廠、紡織廠、鐵桶廠等7家企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戶年增收3萬元左右。2019年6月,馬莊村還安裝了42千瓦的光伏發電設施,并網發電后每年村集體能增收3萬元。在此基礎上,張定坤與村“兩委”積極爭取資金,加大農業設施建設力度,為村里新打機井22眼,國網滑縣供電公司為村里鋪設地埋線7800米,解決了村民的澆地難問題。

  當天臨近午飯時間,記者跟隨張定坤來到韓瑞麗家的小院。正張羅做飯的她,熱情地招呼記者并搬出小板凳讓座。她指著孫女告訴記者:“孩子出去打工了,我們兩口幫著照看孫女。我現在在村里圖書室負責登記借閱圖書和打掃衛生,每月有300元收入,孩子他爸在村里的企業打工。”

  由于丈夫的身體不好,韓瑞麗家一度很貧困。張定坤到村里后,和村“兩委”一起想辦法,不僅給她安排了村圖書室的公益性崗位,還安排其丈夫到村里的企業打工,一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如今,孩子在外打工,有了固定的收入,他們家里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為了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張定坤和村“兩委”依托黨建陣地對貧困戶進行宣傳引導,讓他們樹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現在,除了種植玉米和小麥,村“兩委”還積極引導村民種植經濟作物,并和上級農業部門溝通協調,邀請技術人員到村里講解農業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常識。

  從314戶貧困戶到如今的5戶,隨著一戶戶貧困戶順利脫貧,馬莊村在張定坤和村“兩委”的帶動下,增收渠道越來越寬廣。采訪即將結束時,張定坤指著大片的田地,滿懷憧憬地告訴記者:“明年發動村里的村干部,帶頭種植五六十畝紅薯,希望帶動更多的百姓一起奔小康。”穿行于村民院落間的小路上,記者看到,伸出院墻的枝條上掛滿成熟的果實。硬化后干凈的街道,夜幕下明亮的路燈,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標準規范的衛生室,明亮整潔的村圖書室以及隨處可見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宣傳語,仿佛靜靜訴說著村子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故事。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日韩∧V精品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