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安陽市不斷完善并強力落實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政策,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為優化營商環境貢獻教育力量。
一是保證進城務工經商人員與流入地城鎮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通過挖掘和調整教育資源,落實招生政策,指導、協調和督促中小學認真做好接收就學和教育教學工作。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凡經教育局認定的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各學校必須無條件接收。同時,落實經費保障機制,按照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實際接收人數,對接收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的公辦學校及時足額撥付教育經費。2020年,全市接收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4228名,全部按政策規定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
二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著力強化學生作業管理。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對市區25所初中學校4萬余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學生文化課家庭作業時間是否過量”是家長滿意度靠后的問題。市教育局及時制訂加強作業管理,減輕課業負擔的工作方案,要求學校統籌各學科作業量,探索布置實踐性作業、探究性作業、分層作業等,每周安排一天開展“無書面作業日”活動,鼓勵以社會實踐類活動替代常規書面家庭作業。小學要做到書面作業不出校,初中學校要盡量做到書面作業不出校,切實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學校從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科學設計課后服務內容和形式,打破原有班級建制,提供輔導作業、自主閱讀,開展體育、藝術活動等服務內容,讓每個孩子都能從中受益。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各縣(市)區和直屬學校穩步推進。推進中小學午餐供應工作。市教育局與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溝通協調,對集體供餐企業進行考察指導,為學校搭建溝通平臺,積極推進中小學校午餐供應工作。目前,市區有2家具有集體供餐資質的企業,可以為市區17所中小學校進行午餐配送。
三是不斷擴充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2020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所、中小學30所,新增學位30478個;列入省重點民生實事的農村教師周轉宿舍10個項目296套全部完工或交付使用。市新一中和市實驗幼兒園整體搬遷項目竣工并實現招生,優質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擴充。
“今年,安陽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項目13個、中小學項目14個,預計增加學位1.8萬個。市區啟動洹北中學整體遷建項目和市三中新建運動場項目。繼續推進龍安高中、開發區高中擴容提質工程和龍安區華祥高中、北關區晝錦學校、內黃一中新校區、湯陰一中改擴建等學校的建設工作,不斷滿足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需求,促進安陽市經濟社會發展。” 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劉志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