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如火如荼,深入人心,改善了環境,提升了群眾幸福感。
在文峰區(高新區),每周都有志愿者走上街頭、走進社區,集中開展清潔行動;針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坑洼路面,目前已整修人行道板5000余平方米;多個老舊小區完成了改造;各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基本完成……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文峰區(高新區)在道路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公園和游園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區“硬環境”和“軟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增強。
精心部署 高位推進工作
文峰區(高新區)堅持“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的工作理念,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硬件、軟件同步提升,使城區環境得到改善,“創文”氛圍日益濃厚,居民素質不斷提升。
文峰區委書記、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建勛在“創文”工作動員會上表示:“全區要強化領導,壓實責任,凝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嚴格督導問效,通過創建工作,使城區面貌發生新變化,讓群眾共享創建帶來的美好生活。”
在“創文”工作中,文峰區(高新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動員會,號召全區上下立即行動,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各盡其責的創建模式,建立必要的項目建設和工作經費投入機制,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
全區從各單位抽調十余名精兵強將組成區創文辦,牽頭推進“創文”工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共創文明的良好格局。
同時,區創文辦接到了市創文辦最新測評體系操作手冊和“點位明白卡”,經深入研究解讀并與市創文辦專家確認標準后,于5月19日召開全區“創文”工作標準培訓會,向各鎮、街道、社區、村及有關區直單位“創文”工作負責人全面細致解讀了“創文”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及應把握的重點、疑點、難點問題,印發《關于扎實抓好創建文明城市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單位形成專班、建立臺賬、全面普查、重點治理,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各項工作,確保創建工作穩步推進。
補足短板 提升居民獲得感
“這棟樓建了30多年了,由于基礎設施不足,雨污水管混接,不僅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也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改造以后,雨水和污水分開排放,我們非常高興。”5月28日,在文峰區晨曦小區居住多年的王大爺提到小區改造后的生活滿臉喜悅。現在的晨曦小區地面干凈整潔,外墻粉刷一新,綠化提升效果顯著。
文峰區(高新區)按照“一小區一策”原則,切實解決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屋頂漏水、道路失修等問題。
對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園、游園等改造,文峰區(高新區)加大資金投入,扎實開展排查,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區創文辦各督導組和各鎮、街道、區直單位緊扣排查內容,逐條逐項對標對表,常態化開展點位設施問題排查工作。區創文辦各督導組對問題整改情況持續跟蹤,直至問題解決到位。區直各單位積極協調解決各點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不留死角。
截至目前,全區共整修人行道板5000余平方米,更新路沿石900余米,修復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坑洼不平及損壞路面8000余平方米,更換路面窨井蓋100余個,完成綠化面積1000余平方米,整治黃土裸露約9000平方米,新增分類垃圾箱158個,噴涂垃圾分類標識900余處。
“創文”宣傳 營造濃厚氛圍
“您了解‘創文’的相關知識嗎?”連日來,文峰區頭二三道街街道的工作人員來到轄區居民家中宣傳“創文”知識,并挨家挨戶發放宣傳頁。轄區一位居民說:“我覺得‘創文’就是講文明、講衛生、尊老愛幼、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等。”
據了解,為進一步深化群眾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認識,文峰區(高新區)廣泛開展文明教育活動,依托各級單位組織開展“創文五進”(進村莊、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活動,印發各類文明行為宣傳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群眾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衛生習慣。特別是城管、住建、衛健、創文辦、文廣體旅、民政、交通等部門利用現有資源和陣地,創新形式,多角度、多層次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
同時,該區各級組織在鞏固現有固定宣傳欄和標語的基礎上,在各賓館、酒店、公園、廣場等廣泛設立“創文”宣傳標識,嚴格落實《安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統籌全區新媒體矩陣力量,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宣傳貫徹《條例》,讓“創文”走進居民心中,掀起“創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