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已經收官,電商平臺紛紛亮出“戰報”:“小而美”的品牌喜提成交破千萬元“小目標”、每筆網購訂單產生的碳排放降低、數智賦能助力特色產業帶“在線對壘”。
細分析,今年的“6·18”變化體現為三個消費新趨勢:一是“小而美”品牌加速崛起;二是線上線下刮起了一股綠色消費風潮;三是特色產業帶加快數字化步伐。消費趨勢的變化體現出消費理念的變化。首先,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對產品的追求越來越細,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群體不斷細分,再加上“95后”“00后”成為新的消費主力軍,個性化、定制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加速釋放,“小而美”品牌受到消費者青睞。其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態文明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很多消費者自覺踐行綠色消費,購買綠色產品,注重電器產品的耗能等。再次,多地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帶,比如佛山家電、柳州螺螄粉,很多電商企業和產品原產地直接對接,以增進產品的吸引力,同時也推動了產業帶數字化轉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從“6·18”的消費新變化中把握消費新趨勢,來指導我們的生產、品牌建設等。在生產方面,企業要延長產業鏈,多在“高精尖”的產品類型上下功夫,多在打造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上做研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要注重綠色產品的研發,聚焦健康的、生態環保的領域和產品。在產業帶發展方面,要推動地方以特色產業形成聚集效應,比如地方老字號、特色農產品等,通過線上線下的推廣形成品牌效應。
消費“馬車”提速還需政策拉動。安陽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通過實施“鉅惠夏季·火熱安陽”促消費行動、特色街區提檔升級、培育消費熱點等措施促進社會消費。所以,我們不但要落實好各項促銷費的措施,還要能根據消費新變化適時改變生產方向和促銷手段,打造新的消費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