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一個扛著編織袋闖京城的打工仔,打拼成身家幾千萬的企業董事長;他,又從高檔寫字樓回歸田間地頭,拋下老板頭銜回鄉當起了5678名鄉親的“代言人”……
6月18日上午,在安陽縣(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北郭鄉南郭村正在施工的道路上,記者見到了挽著褲腿、鞋上滿是泥土的他——短短9個月,就讓南郭村“變俊”的村黨支部書記王紅有。
“大老板當小村官,是不是就圖個名?”
“紅有要回村里當支書了!”去年9月,這個消息在南郭村的街頭巷尾炸開了鍋。鄉親們不理解,王紅有為啥放著大老板不干,回這個村“兩委”幾乎癱瘓的村里當村官?不到一年的時間,村里眼見為實的變化抹去了大家心里的問號。
三十多年前,18歲的王紅有背起行囊邁出南郭村,只身坐上火車來到陌生的北京。他從工地搬磚和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干起,三四年的時間,他慢慢有了自己的包工隊。1993年是他人生值得銘記的一年,這一年,他擁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日漸壯大的公司已擁有幾千名員工。
王紅有在北京過上了富足安逸的日子,三個孩子也都成家立業。但日暮下故鄉的炊煙、微風輕撫下的麥浪……不知多少次出現在他的夢中,成為他無法割舍的鄉愁。雖然身在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但逢年過節或遇到村里紅白喜事,王紅有都盡可能回到村里。“去年7月,我回村參加街坊的婚事,碰巧剛下過雨,村口的道路泥濘不堪、坑坑洼洼,開車像坐轎一樣顛。” 回憶起去年從北京回村里的場景,王紅有仍歷歷在目。
王紅有正在心里盤算著如何給村里修路,北郭鄉黨委副書記宋海民就找到他,代表鄉黨委請王紅有出任南郭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全縣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南郭村從2013年到2019年一直沒有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幾乎處于癱瘓狀態,全村到處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而且沒有道路排水設施,一到雨季,地勢最低處積水及膝,村民夜晚出行沒有路燈……
看到村莊的現狀,面對家鄉誠摯的邀請,王紅有當即拍板,棄商回鄉到南郭村當村干部,圓一個帶領鄉親過上好日子的夢。
“路平了、燈亮了,可紅有也曬黑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6月18日夜晚,在南郭村安玻希望小學南側小廣場明亮的路燈下,村民在歡快的旋律中跳著廣場舞??墒?,誰能想到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人人掩鼻而過的垃圾山,一到夏天蚊蠅成群。現在,不僅垃圾不見了蹤影,還修建了休閑廣場,變成了老百姓最喜歡的南郭村“CBD”。王紅有自去年9月9日出任南郭村黨支部書記以來,自掏腰包100多萬元,為村里修路、修排水、安裝路燈、清理垃圾,讓多年臟亂的村莊變了模樣。
“人家紅有在北京過的啥時光,要啥有啥,能放下自己的生意回來,還不是為了老家這些鄉親!”退休后回到村里居住的吳士良說。去年9月10日,王紅有任職的第二天,正趕上下大雨,小學門口的雨水沒過了膝蓋,700多名學生上下學需要蹚過積水。“我一想起當時的情景,鼻子還直泛酸,我跟村‘兩委’成員說,馬上修路、修排水,再也不能讓咱村的孩子為上下學犯難!”王紅有說。沒有資金自己貼錢,人手不夠村“兩委”成員上。從去年9月開始,南郭村村民一出家門總能看到王紅有的身影。從坑洼的土路到平坦的水泥路,下雨天村民再也不用蹚水踩泥了。
“紅有,這大熱天的還在街上干啊,歇歇喝口水吧!”68歲的李紹銀大爺親熱地跟王紅有打招呼。“以前一到晚上村里就黑燈瞎火的,大家大多都窩在家里。現在可好了,哪條路都有路燈,晚上出來溜達,哪兒都是亮堂堂的,真是多虧了紅有!”李大爺說。如今,400多盞路燈不僅點亮了村里的路,也點亮了百姓的心。
“有了好帶頭人,俺干著就有勁兒!”
“都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王書記來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充滿信心。今年縣里申報了5個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其中就有俺村!”南郭村黨支部副書記郝秀平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前幾年,村里沒有帶頭人,許多工作停滯不前。這次入選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村民歡欣鼓舞。
5678名村民、400多公頃耕地,從去年9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王紅有每天心里都裝著這兩個最重要的數字。田埂上、農戶家、修路現場……將近一年時間,他每天6時準時起床,匆匆吃完早飯就開始一天的忙碌。誰家生活上有困難,路修到啥進度,村夜校講課開展得咋樣……這些不僅記在王紅有的筆記本上,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李四海是村里的種糧大戶,王紅有經常到他家里跟他聊種地的事情,無論人手上還是技術上有啥問題,王紅有都一一幫著解決。
“紅有,這是剛買的桃兒,你嘗一嘗!”采訪中,一位大娘拉著王紅有的手,往他手里塞桃子。不到一年的時間,王紅有跟村里的老百姓結下了深厚友誼。王紅有到南郭村后定了個規矩,為了不耽誤時間,村“兩委”成員白天不開會,大家處理好各自負責的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后,19時30分到村委會開會,總結當天工作并公布第二天的安排。今年32歲的付利丹是村“兩委”中最年輕的,她掏出手機,指著“村委群”告訴記者:“你看,這個就是我們白天安排工作的微信群。另外,我本來打算今年就不在村里任職了,去外面找個工作,但這段時間跟著王書記工作,覺得特別有奔頭,現在決定不走了!”
王紅有用實際行動告訴村民,自己不是“掛號村官”。今年5月24日,他組織召開全村的鄉村振興會,提議建立村鄉村振興基金,無論是村里的人還是在外工作、經商的都積極響應、支持,短短幾天就籌集了100多萬元。“村‘兩委’一定管好、用好這筆錢,踏踏實實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對南郭村的未來,王紅有信心滿懷。
從大都市到小鄉村,王紅有用實際行動證明,小村官也有大作為。他要在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上,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