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號召全黨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紅色文化為思政課提供了生動素材和實踐平臺,思政課為紅色文化拓寬了教育空間和傳播路徑。以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為切入點,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新經驗,打造思政“金課”,是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深挖紅色文化,豐富教學內容。思政課教學要“內容為王”。紅色文化為思政課提供了內容支撐。中原大地處處鐫刻著紅色記憶。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等精神豐碑,楊靖宇、孫占元等革命先烈,任長霞、李連成等先進模范是紅色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思政課的“活教材”。深挖我省紅色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畏困難、不懈奮斗等寶貴精神,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將其融入思政課,久久為功,就會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觀念,外化為學生的行為自覺。
引入紅色文化,促進教學改革。思政課教學要“與時俱進”。紅色文化為思政課提供了改革動力。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很好地解決思政課教學感染力、吸引力不夠強等問題,幫助學生做到知行合一,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取得實效。革命遺址、紅色檔案等紅色文化資源是活生生的現實存在,為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直觀載體。師生們共同觀看衛國戍邊英雄肖思遠、王焯冉烈士英勇事跡的視頻資料,在紅旗渠畔走“紅飄帶”、推獨輪車、抬太行石、掄開山錘……師生共同回顧歷史、對話當下、展望未來、學習榜樣、接受教育,這拉近了學生與思政課的距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思政課變得既“高大上”又“接地氣”。
依托紅色文化,打造教學特色。思政課教學要“凸顯亮點”。紅色文化為思政課提供了特色載體。安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學部堅持開門辦思政課,依托我市及周邊紅色文化資源,把思政課堂搬到紀念館和博物館、企業和農村,開啟一堂堂有滋有味、入心入腦的“行走思政課”,不斷培育教學特色,努力打造思政“金課”。從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品味文字起源、增強文化自信,從馬氏莊園感受家風家訓、重溫國學經典,到全國文明村西辛莊調研鄉村振興、學習時代楷模。此外,思政教學部還聯合藝術系到羑里城上演原創獲獎舞蹈《夢回羑里》,到漁洋村開展“繪就時代畫作,獻禮建黨百年”黨史墻繪實踐教學,服務我市經濟文化建設。
(作者單位:安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