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焦虎鎮陶相寺村的河南佳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第一分廠,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嫻熟地操控著縫紉機,趕制新一批訂單。
“我是附近村的,在這里上班很方便,一天就干八九個小時,計件工資,多勞多得,少的時候掙3000塊錢左右,多的時候能掙4000多,能照顧家,又能照顧小孩。”來自青莊村的村民李振英說。
服飾廠的設立,讓周邊很多農村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近就業。李振英就是其中一位。由于孩子太小無法外出打工,李振英經人介紹來到離家不遠的河南佳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第一分廠,經過崗前技能培訓,成為一名縫紉工,有了穩定的收入。
“這個廠有30多名員工,都是附近三里五村的,從家騎著電動自行車,四五分鐘就到廠里了。”分廠負責人姬利萍說。
在河南佳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鄭瑞英正在檢查服裝品質。她告訴記者,自己以前在廣州一家外企打工,后來回到家鄉開辦了這家公司。憑借著廣泛的人脈資源和誠信經營,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該公司除了總廠之外,還有4個分廠,員工有200多人,生產女裝、童裝、工程裝、休閑裝等6個系列100多個品類,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
“我們的訂單主要來自日本、歐美,一部分訂單是國內企業的工程裝、學校的校服。”鄭瑞英說。
河南佳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是滑縣“巧媳婦”工程之一。據了解,近年,滑縣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大力發展“巧媳婦”工程項目,探索出一條讓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務工增收和照料家務“兩不誤、兩促進”的特色增收之路。縣婦聯通過采取激發內生動力、強化就業培訓、提供就業崗位以及關愛身心健康等措施,幫助成立公司、合作社,開辦種植、養殖基地等方式,帶動廣大農村婦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追逐致富夢想。目前,該縣有省級“巧媳婦”工程21個、市級10個、縣級30多個,各鄉鎮運營的有118個,帶動2萬余名婦女家門口就業。如今,“巧媳婦”工程已經成為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載體。
“我們要繼續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內容,服務企業發展,促進‘巧媳婦’工程提檔升級、提質增效,與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為全縣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半邊天力量。”滑縣婦聯主席慕建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