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要抓緊抓細,項目建設也不能停步。去年以來,安陽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工作,目前已建成7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27家日間照料中心。今年,安陽市將實現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65%的目標。
8月16日,記者來到文峰區南關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映入眼簾的是紅墻青磚灰瓦的門樓,溫馨而古樸,再往里走,中心廚房、綜合護理、助浴保潔、休閑娛樂四大功能區一應俱全。引入專業化運營后,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有品質、有尊嚴的養老服務不再是夢。
目標
今年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65%
啥叫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簡單來說,就是整合機構、居家等各方資源,讓老年人不離家,在街道就能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安陽市將采取政府建設、企業運營的模式,引入專業化機構運營,把優質資源“搬”到老年人家門口。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申祥付介紹,去年以來,安陽市堅持疫情防控和設施配建兩手抓,累計安排超1億元資金,用于為老舊小區配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已建成7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27家日間照料中心。其中,文峰區東大街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座四進式四合院,古色古香;高新區銀杏大街街道平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位于新建小區中,設施很智能化。其他養老服務設施在配建中都融入了地域特色,各有各的美。今年,安陽市將加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使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65%,并在2022年年底實現全覆蓋。
“目前,各縣(市)區均已完成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規劃,下一步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同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引入個性化服務,讓養老服務更接地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申祥付說。
實施
建成老年人溫暖的家
文峰區南關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位于南關社區。“社區里有間廢舊廠房,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一拍即合’,把廢舊廠房改成養老服務中心,既能為老年人服務,又能舊物新用,讓老廠房煥發新容顏。”桂園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君芳介紹,“2019年,趁著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的好機會,南關街道積極申報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資金到位后,于去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
“我們通過招投標,引入第三方公司設計、建設。”王君芳帶著記者走進養老服務中心后說,“由于這座廠房年代久了,在加裝外墻保溫層時重新加固,房頂又鋪了一層防水層,更加堅固、耐用。在內部設計上,還有一些‘小溫馨’,如吊頂專門采用鏤空材料,陽光照進來亮堂堂的;新增加了5張失能護理床和一些康復設備,短期托養的老人能享受醫療服務;助浴間和更衣室裝上了隔斷,更便捷、舒適……”
今年5月建成后,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養老服務中心“掀起蓋頭來”,各功能區均具備了運營條件。
服務
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都能提供啥服務?先聽聽老年人的期盼。
“對助餐服務最有需求,老年人圍坐一桌吃飯、拉家常,大家都高興。”桂園社區居民趙雪梅說。
“孩子出差時,我們就住到養老服務中心,心里踏實,孩子也能安心工作。”居民張志路說。
王君芳和其他社區干部以60歲以上老年人為對象展開“你最希望養老服務中心開設什么服務項目”調查。“開設助餐服務和短期托養服務是老年人共同的心愿。我們在助餐服務上有一些構思,比如推行‘就餐+配餐+送餐’模式,老人可到中心就餐,中心也可點對點送餐上門、配餐進社區,根據老年人需求提供多樣化、精準服務。”王君芳說。
引入專業化機構運營后,社區經過與機構協商,把這兩項作為重點服務項目,同時根據地域特色打造甲骨文書吧、健康小屋、助浴室等功能室,在轄區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滿足老年人‘老有頤養’的美好向往。
未來,養老服務中心將是老年人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