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最大的課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社會是最好的營養劑。怎樣以紅旗渠精神為主線為當代青年學子上好“大思政課”?安陽工學院以紅旗渠精神為引領,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子自力更生、樂于奉獻,為中國夢新一代的“逐夢人”鑄入愛國和奮斗之魂,用行動為如何上好“大思政課”作了最好注腳。
用好安陽的“傳家寶”
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一聲聲開山炮響,10萬名林州開山者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氣概,歷時10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修建了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巔。歲月流轉,鐵錘鋼釬的交響和隆隆的開山炮聲雖已遠去,但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卻更加光輝燦爛。
一渠繞群山,精神撼天下。紅旗渠精神是安陽人民的“傳家寶”,紅旗渠精神體現出的愛國和奮斗精髓值得每一名當代大學生學習,并可以受用終身。
“安陽工學院‘12331’高校‘大思政’系統工程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與校園相結合,形成了以紅旗渠精神為指引,以‘大思政’平臺和‘大思政’基地為抓手,將紅旗渠精神轉化為大學生育人教育的有效實踐。”安陽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宏說。
“1”指以紅旗渠精神一條紅線為指引;“2”指以“平臺+基地”為兩個抓手,平臺即安陽工學院紅旗渠精神研究院研究平臺、安陽工學院青春紅旗渠志愿者宣講團學生社團和“互聯網+”、融媒體宣傳教育平臺;“3”指解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3”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1”指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賡續中國共產黨的紅色血脈,為培養新時代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所謂‘大思政課’,指相對局限于教室、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書本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不受時間、空間、介質限制,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搬到時代大舞臺、歷史大舞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李宏說,“我們要善于利用‘大思政課’,不囿于課本、課堂,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講。”
將“大思政課”融入社會講堂
“你們從紅旗渠精神中能學到什么?”李宏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學生答。
“我想讓你們學到什么是理想與幸福!”李宏說,“當林州人如今提起修渠往事依然熱淚盈眶的時候,當我看到林州人如今在陽光下感嘆好日子的時候,我知道理想為槳,必能渡你到幸福彼岸。我希望你們能夠永葆理想‘藍光’,自強奮斗,努力創造幸福!”
李宏告訴記者,近年,安陽工學院通過成立紅旗渠精神學習社團、青春紅旗渠志愿者宣講團,組織紅旗渠精神研討會,舉辦紅旗渠精神宣講會,邀請紅旗渠勞模進校講課等一系列活動,使大學生接受紅旗渠精神洗禮,了解紅旗渠精神內涵,讓紅旗渠精神在青年學子的血脈中流淌。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林州,安陽工學院青春紅旗渠志愿者宣講團走進紅旗渠干部學院,走進止方村、下里街村感悟紅旗渠精神,了解紅旗渠精神引領下的扶貧道路、鄉村振興,感受紅旗渠精神帶給林州人民的變化,并創作拍攝了微電影《紅旗渠之最美山鄉》。這部微電影以紅旗渠精神促進鄉村振興為主線,以黃華鎮止方村的美麗嬗變為背景,講述年輕人對紅旗渠精神從不理解到逐漸了解的過程。“紅旗渠精神源于安陽,是安陽的‘傳家寶’。我們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電影形式,講述紅旗渠背后的故事,發掘包括紅旗渠精神在內的寶貴精神財富,以紅旗渠精神帶給廣大林州人民的變化激勵廣大青年學子樹立遠大人生理想,自強不息,努力奮斗,從而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李宏說。
在安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紅旗渠中隊,安陽工學院廣大青年學子通過體驗消防指戰員火場著裝、參觀營區和隊史館等,深入了解該中隊的歷史和發展,感悟太行山下的消防精神和消防指戰員竭誠為民、赴湯蹈火的大無畏精神,將所見所聞轉化為自己的所想所悟,不斷校正人生的“方向盤”。
砥礪前行的“營養劑”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作為長在紅旗下、聽著紅旗渠故事成長的一代,我們更要將紅旗渠精神傳承下去。”安陽工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20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高若彤說。
今年7月,安陽縣部分鄉鎮遭受了洪澇災害,高若彤作為大學生志愿者,跟隨安陽縣婦聯參加當地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志愿服務工作,并把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分發到各受災鄉鎮,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當疫情來臨時,她積極響應號召,在安陽高鐵東站從事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每天對進出站人員進行逐一排查,核驗行程碼、健康碼,測量體溫并登記信息,做到出入必檢,嚴格把關,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秉承先志,踐行擔當使命,我的思政課不僅在課堂,還在參與志愿活動。志愿活動是最生動的思政課。”安陽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9級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學生郭卓展說。今年暑假期間,他主動請纓,參加文峰區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被分配到文峰區消防救援大隊。汛情發生后,他主動請戰,和隊友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爭分奪秒轉運救災物資、營救被困群眾,圓滿完成了抗洪搶險階段性任務。截至目前,安陽工學院已收到120余封感謝信,體現了該校“大思政課”的卓越成效。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安陽工學院以紅旗渠精神引領“大思政課”,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激勵廣大青年學子主動擔當、勇于作為,凝聚起奮戰新征程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