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職業技術院校學生在錘煉工匠精神的同時,必須具備服務奉獻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意識。近年,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把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抓手,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為載體,著力通過主題班會、班團課以及專題教育活動等,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中職生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面對今年防洪抗疫的嚴峻考驗,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青年學子絲毫不怯懦,立下錚錚誓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他們積極參與防汛抗疫志愿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志愿承諾,展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防汛救災 “紅馬甲”在行動
7月下旬,暴雨來襲,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不少城市出現內澇,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
面對災情,人們揪心;面對不便,人們鬧心。然而,在災情中涌現出一幕幕令人感動的畫面,卻讓人無比暖心。
黃依冉,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解放大道校區2020級學前教育班學生。今年暑假,她在新聞上看到災情肆虐,萌發了貢獻自己微薄力量的想法。她在微博看到一些博主利用微博宣傳幫助受困者,就產生了參與其中的念頭。在朋友的幫助下,她加入鄭州的一個救援群,將微博上搜集到的求救信息發到微信群,讓救援隊去營救受困者。
在參與救援的過程中,為避免信息重復造成的資源浪費,她大膽提出成立一個信息核實小組,從微博上篩選信息,打電話核實地址、情況、需求等,然后將核實的信息發到各個救援隊群,方便救援隊實施救援。洪災期間,她還和救援隊一起救助了一名孕婦、一對小姐妹和許多鄭州市金水區的受困者。災情有所好轉后,她的工作重心轉為核對救援物資信息,從鄭州到新鄉衛輝,再到鶴壁浚縣,她幫忙聯系救援隊和物資捐助者,保證救援物資合理分配。
黃依冉的辛苦換來更加高效的救援行動,也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專門為她頒發了“線上志愿者”榮譽證書。
該校學生苗雅楠所在小區老人比較多,由于洪災導致停電,老人上下樓不方便。她叫上朋友幫老人購買生活用品、倒垃圾,及時解決他們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問題。
小區里有位老奶奶身體不好,需要吸氧治療,每天都要去醫院換氧氣袋。他們便承擔了這項任務,每天騎著電動車去醫院幫忙換氧氣。有一次,因為雨水太深導致電瓶進水,走了一半突然走不動了,當時路上沒有公交車,也沒有出租車,他們便推著車走到醫院,為老奶奶換好了氧氣。
在抗洪救災的戰斗中,黃依冉和苗雅楠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但正是許多像黃依冉和苗雅楠這樣的青春身影,才匯聚成中華民族奔騰不息、翻涌向前的滾滾洪流。
疫情防控 “志愿紅”沖在前
朱齊飛為該校優秀團員、校學生會成員,多次榮獲“優秀班干部”“市三好學生”“優秀團干部”等榮譽稱號。面對災情,他主動申請成為一名志愿者,積極配合防汛救災,在安陽縣高莊鎮蔣臺村開展物資運送、宣傳引導、防疫消毒等志愿服務。在朱齊飛的影響下,許多學生也加入其中。烈日酷暑,大家不懼炎熱,堅守在防疫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貢獻著青春力量。
該校學生胡科月得知內黃縣線廠家屬院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立即報名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防疫志愿服務活動。他投身一線,抗擊疫情,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防疫宣傳、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等工作,汗水浸濕了衣服,火辣辣的太陽曬傷了皮膚,他短暫休息后就又投入戰斗。
學生郜晴作為志愿者,積極參與龍安區田村街道丁家莊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守“疫”線,受到村民好評。
…………
在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志愿者始終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活躍在防汛抗疫第一線。面對疫情和洪災,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職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彰顯了奮進新時代的擔當和使命,踐行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