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來,滑縣出現罕見大范圍持續降雨過程,造成部分地區農田積水,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對此,該縣探索建立田長制責任網格,發揮耕地管理、服務、保護職能作用,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武生平是瓦崗寨鄉小范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該村的田長。每天到村里的地塊巡查,用“一網兩長”手機APP軟件拍照上傳小范莊村的耕地現狀,是田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我們每天早上7點巡邏一遍,下午5點再巡邏一遍,發現問題及時拍照上報。比如發現有積水的地塊,第一時間上報并采取各種措施及時排澇,確保農作物有良好的生長態勢。”10月6日,武生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汛期雨水較多,為避免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武生平在日常巡查的同時,還重點對一些低洼容易積水和發生病蟲害的農田加大巡查力度,確保農業不減產、農民不減收。
瓦崗寨鄉共有農業耕地面積4496.85公頃,實行田長制之前,耕地巡查由鄉自然資源所負責,所里5個人每天開展巡查,一個月才能將全鎮的耕地巡查一遍。推行縣、鄉、村田長制之后,由縣、鄉、村領導擔任田長,構建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我們將全縣各鄉鎮(街道)和行政村劃為1042個網格,建立了自然資源監管一張網,實現各網格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縣自然資源局土地執法監察大隊負責人薛華乾說。
該縣還把空心村整治、違法占用耕地建房等工作整合到田長職責中。目前,該縣134093.26公頃耕地已經全部納入了田長管理范圍內。各村都有公示牌,上面有田長的聯系方式,一旦收到群眾提供的線索,田長就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處置。
“實行田長制后,群眾耕地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全縣違法占地案件大量減少,各類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為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扛穩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奠定了堅實基礎。”薛華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