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長河,歷史足跡不容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熠熠閃光。
窗外的秋雨夾雜著幾絲涼意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路邊的松葉開始變得枯黃,秋風一吹,打著旋兒墜落在濕漉漉的地面上,偶爾濺起圈圈漣漪,不禁讓人的思緒回望千里。
在脫下戎裝四年后的那個“槐花掛滿枝”的時節,我隨同一位老師來到山城林州采寫一位英雄。如果不是走進這片連綿起伏的太行山區,不會想到這里是英雄的故鄉;如果不是翻閱歷史查看,不會想到他和黃繼光、邱少云一同犧牲在朝鮮戰場;如果不是對話后人,不會想到他的英雄故事人人耳熟能詳、精神在古城安陽傳承!
霎時間,那場硝煙彌漫的抗美援朝戰爭仿佛進入了我的視線: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打退敵人兩次沖擊,連續斃傷敵軍80多人。一夜激戰,天色已亮,戰友相繼傷亡,彈藥幾乎打光,敵人蜂擁而上。雙腿被炸斷,鮮血染紅了身邊的泥土,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毅然抱起手榴彈,從高向低就勢一滾,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27歲。這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血灑上甘嶺的烈士孫占元。
這是何等的英勇無畏?面對強敵,驚天一怒,滾入敵群!這是何等的英雄壯舉?為了祖國,不懼生死,血染沙場!
走過彎彎曲曲的陡峭山路,我們來到了一片地勢開闊的廣場,一座手持鋼槍、頭戴軍帽、身披蓑衣、巍然挺立的戰斗英雄孫占元全身銅像屹立在面前。就是他在戰斗的最后一刻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
回望英雄血灑上甘嶺的視死如歸,凝望雕像昂首闊步的鏗鏘姿勢,曾為一名軍人的我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向這位犧牲在朝鮮戰場的英雄敬上一個軍禮,是崇拜,更是敬仰!
中國人民志愿軍人在朝鮮,心系祖國。他們入朝參戰,不僅為幫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者,更為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就是像孫占元一樣的志愿軍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動力源泉。
人民沒有忘記英雄,歷史不會忘記英雄。人民把最美的花環獻給英雄,歷史把最崇高的榮譽賦予英雄。在孫占元的故里林州,有以他名字修建的“占元大道”“孫占元烈士紀念館”;在他的家鄉,村名改為“占元村”,新建“孫占元故居紀念館”和“孫占元烈士紀念廣場”,還有社會各界捐款建設的“占元村希望小學”……
英雄沒有子女,林州人民將烈士的英靈安放于烈士陵園,與3995名英烈在一起,100萬人民給予他最長久的懷念、最崇高的敬意!
在他的家鄉,修建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離家時荊棘叢生、無路可走的溝嶺上,盤繞飛躍起一條水泥大道,連通平地上的集鎮、遠方的城市。這個美麗的小山村正朝著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目標華麗嬗變!
也許,我們還在平凡的崗位上舞動青春;也許,我們還在服務退役軍人中挑戰辛苦;也許,我們還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歲月。但是,不管身處何地,不論身居何位,一切的幸福都要銘記于心,因為那是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讓他們的精神激勵我們奮勇前行,讓他們的精神流芳百世。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神是一種思想信仰,一種價值理念,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氣概情懷,一種文化傳承。只要你我在崗位上充滿熱情,在崗位上謹記忠誠,以責任為擔當,以奉獻去踐行,一樣可以化作螢火,劃開無際的黑夜;一樣可以化作清風,吹來遠方的馨香;一樣可以化作細雨,滋潤人們的心田;一樣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追求卓越,用執著和汗水唱一首時代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