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風雨兼程一路情,心系全市群眾,著力便民利企,打造安陽品牌,成果豐碩有口皆碑。
二十年,昂首闊步再出發,志在變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發展,務實重干未來可期。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適應新形勢,落實新要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的重要契機和主要抓手,致力于為全市人民群眾打造為民、務實、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平臺,堅守在服務企業、群眾的第一線,成為百姓心中“亮閃閃”的金字招牌。
審批服務改革
政務服務再上新臺階
近年,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嚴格落實“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規范建設實體政務大廳,市本級43個部門2197項事項進駐市民之家政務大廳。積極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服務模式,發布辦事指南56150個,市本級上線政務服務事項總數2225項,實現“全省通辦”事項800項,實現“一證通辦”事項185項、“一件事”集成辦理事項32項。對接全省政務服務“好差評”平臺實現有效監督,加入全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聯盟,與河北省邯鄲市、山西省長治市簽訂“跨省通辦”協議,市域、省域及全域政務服務網絡初見雛形。20年來,累計為全市企業、群眾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3000余萬件,為全市人民建好、管好、用好“一張網”開啟了“一扇門”。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安陽市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和審批管理系統,推行“電子化”“不見面”審批,建立網上“中介超市”進行清單化管理,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至50天以內。企業開辦綜合受理、全程電子化實現“一日辦結”;不動產登記涉及的自然資源規劃、房產、稅務部門實現系統互聯互通“一窗受理”,申請材料由22份減少至9份,3日內辦結,抵押類登記1天內辦結,查封、注銷等登記業務1小時內辦結。
線上線下融合
平臺升級“智匯”新模式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始終高度重視“互聯網+政務”的探索和應用,堅持用智慧賦能政務服務,充分運用政務服務“軟環境”為城市發展提供“硬支撐”。
2004年,安陽市行政便民服務網站正式上線運行,由此邁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步伐。2015年,在全國首創便民服務“政銀合作”模式,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建成了安陽網上市民之家,把涉民生高頻事項搬到網上辦理。2018年對網上市民之家重構升級,打造了集行政審批、民生支付、便民服務、行業應用等功能于一體的安陽智慧城市政務服務平臺,形成了“互聯網+政務+金融+多場景便民應用”的安陽政務服務模式,被云南、湖南、內蒙古、山西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廣應用。2020年,對平臺進行升級,重塑平臺架構,完善平臺服務功能,優化辦事流程,拓寬服務渠道,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統一受理,實現“線下辦理、線上可查,線上受理、線下取件”,打造了“安馨辦”政務服務品牌。近年,該平臺先后獲得2018、2019、2020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以及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優秀獎、中國信息化(數字政府)示范實踐獎、智慧賦能金數獎等,為全國省轄市智慧政務提供了“安陽樣板”。
規范管理運行
標準創建厚植新優勢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把推進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作為規范管理的關鍵抓手,將行之有效的服務規范以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企業、群眾在市民之家任何窗口都可以享受到無差別的優質高效政務服務。
2016年,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啟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創建工作以來,先后成功創建市級、省級、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2019年6月27日,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通過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終期驗收,成為第四批103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創建單位中首個通過驗收的單位。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通過標準化創建,重點抓好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流程、管理、質量和監督評價的標準化,大力推進“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壓縮自由裁量權,建立了包括1187項標準的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使群眾對“辦事找誰辦、怎么辦、多長時間辦完、有意見找誰提、出了問題找誰管”等一目了然,辦事體驗感、參與感大幅提高。
聽民聲解民憂
政民互動編織新圖景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積極暢通政民互動渠道,豐富政民互動形式,致力實現“一個號碼通政府,一條熱線解民憂”,用真心架起政府與群眾的橋梁,用真情鏈接民聲與反饋的紐帶,使“12345,有事找政府”在安陽市深入人心、婦孺皆知。
安陽市市長便民公開電話受理中心成立以來,整合全市115條公益熱線,構架起了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服務工作網絡,服務內容涵蓋政務、黨務和家政等服務。20年來,累計接聽來電350余萬件,“7×24小時”耐心、細心、用心為群眾解決疑難心結,50余起經典案例多次被人民網采用,真正做到了“記得住、打得通、反應快、辦理實、效果好”,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安陽市制定的《12345政務熱線服務與管理規范》發布實施后,成為河南省首個政務熱線領域的地方標準,填補了我省政務熱線標準空白。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期間,市長熱線和市長信箱共受理群眾來電、來信留言32360件,日均受理最高達1200件,累計向市防疫指揮部報送群眾關于疫情投訴建議35期182條,為穩定社情民心、成功抗擊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制度強服務
政務立法催生新機遇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在長期政務服務實踐過程中,牢固樹立制度意識、法治思維、規范理念,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體系,為全市政務服務高水平運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2018年起,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積極謀劃安陽市政務立法工作。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成立后強力推進,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安陽市實際,主持起草制訂《安陽市政務服務條例(草案)》,共六章六十一條,主要包括政務服務建設,政務服務辦理的一般規定、現場辦理、網上辦理、政務熱線辦理,政務服務監督,法律責任等內容。經過廣泛深入調研,全面征求意見,多次反復修改,該條例目前已經通過市人大審查,提請省人大審核。該條例頒布實施后,將成為我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后首部省轄市政務服務條例,必將持續放大并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效,讓更多企業和群眾享受到改革紅利。
高效便民惠企
貼心措施閃耀新亮點
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堅持便民惠企,站穩群眾立場,細化服務舉措,推出一系列解企業所急、應群眾所盼的服務措施,給企業、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好”的便利,受到廣大市民群眾的普遍稱贊。
2020年8月,市、縣兩級政務大廳和各專業分廳全面推行高頻民生事項周六便民服務,為群眾提供出入境管理、車駕管、社保、不動產交易、住房公積金等366項便民服務,解決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問題。
建立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配置14臺自助服務終端為群眾提供自助拍照、個人征信查詢、公交IC卡充值、交通違法處理、駕駛員自助體檢、社保卡自助制卡、公安自助服務等50余項便民服務。
推出服務企業“一攬子”措施,切實當好關愛企業家“八大員”。2020年8月3日,市民之家網站開辟接訴即辦企業投訴舉報平臺,全面推行“企有所訴、我必有應、接訴即辦”;設置“洹泉涌流”人才服務專門窗口,落實企業人才引進七大優惠政策,為企業招才引智開辟“綠色通道”;建立網上“中介超市”,“零門檻”入驗,全方位貼心管理,保障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與公平;推行新開辦企業刻制首套印章免費,為近7000家新設立企業免費刻制各類印章3.3萬枚,為企業節省費用450余萬元……
激情與汗水繪就千重錦繡,夢想與實干啟迪美好未來。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將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努力把市民之家打造成惠民之家、陽光之家、溫馨之家,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成新時代區域中心強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