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遺存眾多。近年,龍安區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始終繃緊文物保護這根弦,堅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體”,多點發力,扎實做好文物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文物消防安全管理、文物違法建設整治、汛期文物安全防范、文物安全隱患整改等重點工作,筑牢文物安全保護網,全面推進文物保護工作。
強化人防責任
常態化推進文物保護工作
11月4日晚9時許,一支特殊的巡邏隊伍在龍安區東風鄉劉家莊村執勤。他們穿戴整齊、精神抖擻,是保護殷墟文物安全的專職守護人。
“為進一步貫徹全市文物安全工作會議和殷墟文物安全責任落實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龍安區轄區殷墟文化遺址安全保護工作,近年,我們建強隊伍,增加專職巡邏人員,加大對殷墟保護龍安區范圍內的郭家莊村、老六莊村、劉家莊村、北徐橋村、文中社區、梅東社區大雜院、無人租住大院、租賃門面房等巡查力度。”區文廣體旅局副局長宋亞明對記者說。
據了解,龍安區以殷墟文物保護為重點,不斷提升全區文物安全巡查工作,一方面建強文物保護專職隊伍,在區文廣體旅局成立了區文物服務中心,健全和完善殷墟網格化管理辦公室(龍安區)專門機構,投入資金5.6萬元,購置了環保電動巡邏車,增加了專職巡邏人員,目前全區文保員、巡邏員達53人,做到殷墟24小時巡邏、區級文物看護“兩個全覆蓋”;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一保一警一消防”制度,針對轄區內的縣區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逐處明確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安部門逐處明確責任民警,消防救援部門逐處明確消防安全指導員,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責任民警、消防安全指導員各司其職、緊密協作,共同開展文物安全保護工作。
“區文廣體旅局定期舉辦文物保護培訓班,派業務骨干赴鄭州等地參加文物保護專題培訓,已累計培訓106人次,有力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宋亞明介紹,“為全面發力,保護殷墟文物,龍安區委、區政府還壓實相關職能部門、各鄉鎮和專業隊伍責任,充分調動轄區群眾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全面提升轄區文物保護管理水平。”
圍繞殷墟文化遺址安全核心工作,龍安區制定了《殷墟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安全巡邏制度》等制度,完善了區、鄉、村、網格員四級殷墟文物保護網絡。區文廣體旅局與各鄉鎮、相關責任部門簽訂文物安全承諾書,逐級明確任務,層層落實責任。
除此之外,龍安區堅持走文物保護“群眾路線”,緊緊依靠群眾,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文物保護工作,通過制作《借文旅活動平臺 推動〈條例〉全民宣傳》《我在安陽拍文物——靈泉寺》《我在安陽拍文物——興陽禪寺塔》《遇見最美安陽2021》等一系列美篇和短視頻,開展文化遺產日、《河南省安陽殷墟文物保護條例》等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充分宣傳、展示文化遺產,切實提升轄區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讓群眾深刻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與內涵、文物保護的責任與意義,構建起“政府主導、文旅主管、鄉鎮聯動、群眾參與”的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抓牢物防建設
夯實文物保護基礎
推動文物保護升級,需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切實提升文物保護管理能力。龍安區積極爭取上級文物保護項目資金,為全區各文保單位的日常安全保護、搶救性維修等工作提供保障。目前,龍安區已申請國家級專項資金509萬元,推進靈泉寺石窟、小南海石窟、興陽禪寺塔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全技術防范項目建設,編制完成了國保單位小南海石窟搶險加固工程設計方案、省保單位馬投澗玉皇廟保護修繕方案和消防工程設計方案、省保單位孫氏舊宅消防工程設計方案,進一步夯實了文物保護基礎。
“今年汛期,我們積極開展文物受災情況摸排調研,科學評估,核查數據,擬訂方案,多渠道、多路徑積極申報,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全面加強文物設施保護和修復工作。”宋亞明介紹,龍安區自入汛以來,重點對轄區內的石窟寺石刻、古建筑等開展文物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分批次對轄區內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保單位進行了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問題,編制文物受損修復方案3個,消除安全隱患5處,增設、更換消防滅火器8具。
加強汛期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龍安區還開展文物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對轄區文物點開展全方位、常態化的安全巡查,登記備案、及時整改安全隱患;對55處文物價值較高的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掛牌保護,進一步明確文物安全責任人,確保文物安全;嚴厲打擊文物違法行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文物安全大檢查,建立文物安全應急處置聯動機制,今年年初以來共檢查11次,牢牢筑起文物安全保護網。
提高技防水平
科技助力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需與時俱進,智慧文保需拉動科技引擎。近年,龍安區積極將先進科技融入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用科技助力文物保護工作。
龍安區的文物守護者除了認真負責的專職巡查員,還有負責文物巡查工作的專業無人機。今年,區文廣體旅局協助市文物局啟用專業無人機進行常態化文物巡查試驗工作,對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不定期巡查,進一步加大了對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及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等行為的監控力度。據悉,通過無人機拍攝,可以對轄區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多角度信息采集和三維精細化建模,形成文物數字化基礎資料。
目前,龍安區轄區內的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已全面安裝監控設施,逐步連入互聯網,實現了實時動態監控。如果出現文物盜竊案件,可以第一時間調取視頻監控證據,為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提供幫助。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繼續堅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體’的文物保護舉措,進一步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夯實文物保護工作基礎。”宋亞明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