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民俗文化展吸引市民駐足(安陽日報記者 高咪 攝)
編者按
春節是闔家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外出旅游,城市夜景洋溢喜慶氛圍,民俗活動帶動消費復蘇……新春佳節,人們奔赴團圓、感受親情、分享喜樂,匯成一幅幅充滿活力的新春圖景。新春也吹響了奮進的號角,有人離開故鄉外出打拼,有人在家鄉奉獻智慧力量。新的一年,讓我們許下新年新愿望,帶著理想繼續奮斗,一起創造美好生活。
新春走基層
新春萬象新
花樣出游
解鎖幸福生活
安陽日報記者 黃亞明 高倩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1月29日,網友“力可從心”用一句詩詞、一組照片記錄了自己參觀岳飛廟的經歷。最近幾天,同他有同樣出游經歷的網友很多,微信朋友圈被《滿江紅》與岳飛廟刷屏,小城湯陰縣成為新的打卡地。“一部電影火了一座城,這背后是文化自信,是人們對家鄉文化與民族英雄的熱愛與崇敬。”市民彭雨農說,湯陰岳飛廟離我們很近,很多人觀影后都前往探尋歷史。
小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打卡(安陽日報記者 鄧嫻 攝)
不僅是湯陰岳飛廟,春節假期,很多網友開啟了花樣出游模式,用腳步丈量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整個春節假期,市區的倉巷街、縣前街、人民公園、中國文字博物館等仍是市民出游的首選目的地。記者采訪發現,去附近縣區看看特色小鎮、觀賞民俗表演,去周邊游山玩水或滑雪登山也是不少市民的度假選擇。農歷正月初六,人民公園內游人如織,很多都是全家出游,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在倉巷街、縣前街、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等處,很多市民品美食、游街區,感受地方特色文化的韻味。“很早就想來漢字公園,趁著春節假期帶孩子來看看,希望孩子從小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家鄉、愛祖國。”網友“灰灰”說。
農歷臘月二十八至正月初三,我市推出“我在安陽過大年”實況網絡直播活動,320余萬人次在線云游安陽,品位安陽年味兒。2023年春節假期,我市推出系列文旅惠民活動,為廣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獻上一道年味兒大餐。據統計,2023年春節期間,我市共接待游客136.3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1.57億元,7天累計接待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8.24%。
當然,也有一些市民選擇在春節假期到外地與家人團聚或到向往的旅游勝地游玩。“此生有幸,生于華夏。”農歷正月初三一早,市民劉冰和家人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后,發了一條朋友圈。今年春節,她和家人到北京旅游過年。過節期間,姐姐和外甥女提議去看升旗儀式,父母也表示一定要去看看,于是就有了到天安門看升旗與游覽長安街、中華門的經歷。記者了解到,還有很多網友到西安、成都等地旅游,很多人都會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品味地方美食,在度假游玩中感受文化魅力。
璀璨燈光
點亮家鄉夜
安陽日報記者 高倩 文/圖
“我要和大兔子合影。”1月29日,在東南城墻角南側,一個小朋友對同來游玩的父母說。當晚,草地上、城墻邊,拍照留影的市民隨處可見。春節假期,很多市民來到這里看裸眼3D燈光秀,賞夜色里的萬家燈火。春節期間,夜游街市、看燈火安陽,是很多市民走出家門的一種休閑方式。
流光溢彩的花燈吸引市民拍照
“當夜幕降臨,道路兩旁的萬盞彩燈被一起點亮,仿佛進入了燈的世界,美極了!”農歷正月初三,雖然氣溫很低,但網友“璐璐”和家人一起,駕車來到了安陽縣櫻花小鎮。她說,早就聽說這個特色小鎮了,由于平常忙于工作,所以趁著假期和家人一起來看火樹銀花不夜天。記者采訪了解到,從農歷除夕到正月十六,這里都會推出大型花燈展、燈籠節、北極光影秀等特色節目,給游客帶來一場場視覺盛宴。
春節期間,在微信朋友圈亮相最多的特色景點,還有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五彩繽紛的招牌,樓宇上的絢麗燈光,將一座座老工業遺存裝扮成新的旅游打卡地。濃濃的年味兒滿溢街頭,到處是喜氣洋洋的游客。易園與倉巷街、縣前街也是夜晚市民外出休閑的好去處。“出來看看點點燈火,到后倉坑旁欣賞游園夜景,再去縣前街與朋友們小聚,這樣的春節假期有滋有味。”
除了去景區,到網紅街區、特色小鎮與公園廣場打卡,還有的市民趁著晚間人少,走出家門在城市街頭散步,有的是騎行鍛煉,還有的是全家人一起去逛商場超市,一面欣賞城市夜色,一面感受家人團聚的溫暖喜悅。“大街上紅燈高掛,寫字樓燈火閃耀,居民區彩燈點點,公園游園色彩斑斕……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城市,有新年的喜慶氛圍,也有尋常日子的煙火氣。眼中有景處處美,心中有愛時時暖,只要能與家人相伴,就是幸福的好日子。”網友“你我他”認為。
消費火爆
春節市場人氣旺
安陽日報記者 高咪 文/圖
這個春節,消費強勁復蘇成為一大亮點。我市各大商圈人頭攢動、客流如織。市民走親訪友、逛街聚會,帶動了消費升溫,消費市場暖意融融,經營者信心滿滿,一幅幅充滿活力的新春圖景徐徐展開。
傳統燈籠畫深受市民喜愛
1月29日,在我市“兩館”廣場2023新春民俗文化與非遺產品展示區內,不少市民一邊體驗民俗一邊消費購物,一片熱鬧景象。在蘇奇燈籠畫攤位上,造型各異的傳統燈籠受到市民喜愛,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市民王素娥告訴記者:“以前買的燈籠都是電動的,今年買這個具有傳統文化的燈籠,讓孫子孫女感受一下濃濃的年味兒。”
滑縣木版年畫現場拓印體驗、姚家膏藥私人定制、老粗布織作技藝融入年輕理念、糖人畫出機器人……在今年的新春民俗展中,不少民俗藝人通過創新產品、創新技藝煥發新活力。馬電坤是滑縣“馬氏吹糖人”第十六代傳承人,為了將300多年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他在繼承祖輩制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創新,開發新產品,融入新技藝。“春節期間,購買傳統物件的顧客不少,多樣化的傳統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我們很滿意。”馬師傅笑著說。
此外,我市的萬達廣場、吾悅廣場、丹尼斯等商圈也人氣十足,消費火爆。各大商場推出特色活動,助力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市民張霖帶著孩子到萬達廣場看恐龍展。張霖表示:“在商場既有節日氛圍,又能學習很多知識,還有打鐵花、舞獅子等民俗表演,這個年過得充實有意義。”
電影院人氣十足
今年“春節檔”熱鬧非凡,電影院重現觀影熱潮。1月30日,記者在萬達影城看到,前來觀影的市民絡繹不絕,影院售票區和自助取票機前,有不少市民在排隊,影院內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該影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上映的影片類型豐富,特別是電影《滿江紅》上座率最高,熱度爆棚。市民李芬是個電影迷,她告訴記者:“煙火氣重回影院,過年和家人來這里感受年味兒很有意義,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外出務工
奔赴美好生活
安陽日報記者 高咪
俗話說,三六九,往外走。1月27日,農歷正月初六,高鐵安陽東站迎來節后首個客流出行高峰,車站內人來人往,進站口拉著行李箱的旅客帶著家人的祝福和對未來的希望,腳步匆匆,充滿信心。
今年是張文喜外出務工的第四年。這些年,他在外地掙到了錢,回家建了新房、買了汽車,生活更上一層樓。“以前出遠門總擔心買不到票,交通擁堵。如今,家門口通了直達高鐵站的公交車,高鐵票在手機上就能買到,入站一刷身份證輕松通過。”張文喜告訴記者,與他一起打工的同伴今年坐上了務工專列,返崗復工之路更加便利,聽說還能享受政府發放的交通補貼,真的感謝好政策,讓外出打工者心情更加舒暢。
在杭州上班的李偉在朋友圈曬出了妻子為他準備的行李,水冶燒餅、酥肉丸子、腌蘿卜、紅薯粉條……行李箱被家鄉美味填得滿滿當當。“由于工作需要,我常年在外出差,照顧家里老人孩子的重任就放在妻子身上,心中對妻子很是感激。如今,看著妻子準備的美食,心里更是暖暖的。我會更加努力工作,讓家人生活得更幸福。”李偉說,美食是家鄉的味道,也充滿著家人滿滿的愛。
“00后”理發師李強今年外出打工的目標有了新變化,賺錢排第二,學習技能排第一。他告訴記者:“以前是靠體能吃飯,現在是靠技能吃飯。今年,我了解到打工的城市開設了免費的技能培訓班,就在網上報了名,準備今年多拿幾個證書,讓自己的含金量更高。” 與李強想法一樣,網友“東哥”也為今年外出務工定下小目標,在他看來,只有提升技能水平,才能拓寬就業渠道,讓自己的就業之路越走越寬。
出發,是為了更好的回歸。網友“晴天”要返回北京工作,相聚短暫,又是離別,雖然在家的時間很短,但親人的叮囑很長。她表示,今年一定好好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定居,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扎根家鄉
“創”出一片新天地
安陽日報記者 鄧嫻
春節剛過,大學生李俊紅已經投入新一年的計劃中。她一邊著手考研備考,一邊對她帶領的創業小團隊的未來進行新的規劃。像李俊紅一樣,很多市民和網友對新的一年充滿憧憬和期待,并對自己的新目標付諸行動。
李俊紅是安陽師范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卻已經有了三年的創業經歷。她帶領的創業小團隊從事的是文創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這個創業小團隊走的路線是“學院風”,研發的文創產品多數是和學校生活相關的,比如鋼筆、水杯、明信片等。因為融入了甲骨文元素,產品彰顯出濃濃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所以,這個小團隊的文創產品很受師生的歡迎。“今年,我們準備上新的產品,比如卡套、書簽、手機支架等。在產品設計上,我們會增加甲骨文元素的分量,讓文創產品更有‘安陽味’。”李俊紅說,他們會通過文創產品的創新加大對甲骨文的傳承推廣力度,讓更多人愛上甲骨文、愛上傳統文化。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們的愿景。來自滑縣的李偉在高新區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商鋪,雖然店面不大,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他充滿信心地說:“安陽有發展服裝產業的濃厚氛圍,春節前后這段時間生意好轉,我準備再去學習進修,提高技能,盡量生產出更受消費者青睞的好產品。”
采訪中,創客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們學技能、學知識,通過踏實勤奮的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好美好。
起航明天
帶著理想繼續奮斗
安陽日報記者 鄧嫻
新的一年,新的憧憬。兔年新年剛過,很多網友已經謀劃好新年打算,有的已經開啟追夢新征程。新的一年,網友有哪些新的夢想?昨天,記者進行了采訪。
這個春節假期,網友“郎如意”在朋友圈曬出了和家人出游的照片,一幀幀畫面傳遞著美好光景、傳遞著人間幸福。她告訴記者:“前兩年因為疫情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外出旅游,大好河山,風景正好,今年計劃和家人一起到外地的名勝景區走走看看,不辜負好時光。”
網友“木易楓”去年剛入職一家國有企業,從事新技術的研發。說起新年打算,他說:“工作后發現,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用的,在實踐應用上,我還得多學習。我現在正在參與一個新項目的開發,希望通過更多的項目進一步提升我的專業水平。”
網友“呵呵”是一名年輕的鄉村干部,這兩年,她和鄉親們一起努力,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尋找致富新路,鄉村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她說:“今年,我們村準備引進一個文化產業項目,帶動鄉村旅游,帶領村民致富。在鄉親們的辛勤勞動下,我們的鄉村會變得更美麗、更有吸引力。”
采訪中,網友紛紛表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新年有了新景象,新景象催人奮發向上,每個人都應懷揣夢想,繼續奮斗,在自己的崗位上,腳踏實地,用汗水澆灌幸福的花朵,開創美好的生活。
-----------------------------------------------------------------------------------------------------------------------------------------
中 原 新 聞 網 (河南運營中心) 新聞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