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來自安陽市直單位的黨務工作者在紅旗渠紀念館參觀學習。紅旗渠干部學院的老師為大家開展現場教學。(安陽日報記者 郭曉東 攝)
林州:
讓紅旗渠精神光芒閃耀
安陽日報記者 劉劍昆
通訊員 石亞霏
時光無言,精神不朽。紅旗渠宛如一條藍色的飄帶,纏繞在太行山腰,飄蕩在云崖之間,吸引著成千上萬人前來參觀學習,尋找精神動力、源頭活水。
如何更好地宣傳和弘揚紅旗渠精神?林州市初步形成了立體式的格局,讓紅旗渠精神鮮活起來、入腦入心。紅旗渠干部學院、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紅旗渠精神營地、紅旗渠研學成長營地等一批研學營地建成運營;紅旗渠精神進校園已成為傳統,學生在知識學習、探究體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紅旗渠精神融入血脈。
講好激情歲月故事
砥礪紅色精神
抬頭千仞懸崖,俯首百米峽谷。紅旗渠干部學院培訓班的數十名學員佇立渠畔傾聽,陷入了沉思。
這是紅旗渠干部學院培訓班的一堂黨性教育課的課堂。“把課堂搬到現場”,是紅旗渠干部學院獨特的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方式,引導學員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如何讓枯燥的課程活起來?紅旗渠干部學院著力在“見物、見事、見人”上做文章。“見物”,就是讓學員走進紅旗渠,親身感受紅旗渠工程的偉大;“見事”,就是讓學員親耳聆聽修建紅旗渠過程中涌現出的那些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見人”,就是讓學員與當年修建紅旗渠的特等勞模進行面對面交流互動。通過“三見”,學員可以多維度、沉浸式、立體化感悟紅旗渠精神。
2013年,紅旗渠干部學院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該學院成功舉辦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高級研修班、縣委書記進修班、全國組干學院主體班次等各級各類培訓班次6040期,培訓學員33萬余人次,實現培訓地域、學員層次、行業領域“三個全覆蓋”。“傳承紅旗渠精神,增強黨性修養”的辦學宗旨,使紅旗渠精神在新時代再度激揚中華大地。
長渠奔流,一曲廉歌永傳承;飄帶靈動,紅廉相映潤清心。紅旗渠的建成,不僅孕育形成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而且創造了廉潔修渠的奇跡,立起了廉政的標桿。
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圍繞獨有的紅旗渠廉政文化資源,深入挖掘,開發研究,形成了政治能力、業務本領、作風形象三大能力建設課程體系,是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中國政法大學國家監察研究院科研基地。
自2020年8月開班以來,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已接待來自北京、天津、吉林、廣東、內蒙古等18個?。▍^、市)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系統的460余個班次,培訓學員4.6萬余人次。
摒棄驕嬌二氣
譜寫青春之歌
“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年輕一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在林州市世紀學校,200多名小學生演繹的少年版話劇《紅旗渠》,再現了林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壯舉,為觀眾帶來了震撼和感動。
林州市世紀學校小學部校長桑強華介紹:“這臺話劇分為11個場次,總時長90分鐘,最小的演員只有6歲,最大的11歲。在排練過程中,孩子們雖然一切從零開始,但是都展現了極大的熱情。有的孩子一改貪玩的習慣,回到家還和家長對臺詞,琢磨飾演人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背后的深刻含義。這本身就是在學習和傳承紅旗渠精神。”
作為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林州市一直深入挖掘紅旗渠精神內涵,通過開發特色課程、創新活動形式、營造文化氛圍等,深入開展紅旗渠精神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優秀品質。
在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紅旗渠精神教育館,一個個修建紅旗渠的真實故事、一張張歷史照片和一些珍貴的修渠物品,立體再現了當年林縣“十萬大軍戰太行”的震撼場景。
“我們學校依托校內現有的場地資源,建立了‘紅旗渠·印象’模擬景象。”林州市西街學校校長王浩良說,“除了模擬景象,學校還設立了紅旗渠精神體驗區,內有鐵锨、瓦刀、麻繩、馬燈、小推車等工具。學校定期舉辦模仿修渠人、體驗‘渠四代’活動,開展推小推車比賽等,讓學生敢于戰天斗地、敢于與困難做斗爭。”
不僅重視語、數、外,也會煮飯和種菜。林州市東姚鎮辛村實踐教育基地的情景式教學和體驗式活動,讓紅旗渠精神和勞動實踐教育走到了學生身邊。在這里,學生不僅可以種菜,觀察蔬菜生長,體驗勞動收獲的幸福,還可以推小推車、打石頭、紡線、織布等。
辛村實踐教育基地原是一所村小學,許多校園資源破舊閑置。辛村學校教導主任馬軍亮在鎮中心學校的支持下,把校園改造一新,于2022年11月初建成這個基地,用于全鎮上千名學生及青少年學習紅旗渠精神和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林州市第八小學開展“親子共學”活動,由學生帶動家長,共同學習紅旗渠知識,講紅旗渠故事;林州市河順鎮中心學校每周舉辦一期紅旗渠精神主題粉筆書畫展,讓師生在活動中堅定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的決心;林州市林慮中學舉行的紅旗渠精神演講大賽,讓學生深入了解紅旗渠的歷史,汲取紅旗渠精神的力量……各所學校都在行動,都在創新。
林州市還積極開發校外實踐基地,設計出體系化、豐富多彩的紅旗渠精神研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和切實觀察,獲得真實體驗。
2021年,紅旗渠精神營地建成。該營地投資5億元,占地約16萬平方米,可同時接待5000余名中小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參觀、聽課、穿越時空勞動、模擬攀巖除險等方式,深刻體悟“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內涵。
當一次紅旗渠講解員,看一場紅旗渠電影,推一把獨輪車,掄一回開山錘,抬一次太行石,看一場“凌空除險”表演,學唱一首紅旗渠歌曲……這些寓教于樂的研學旅行再現歷史、觸摸歷史、穿越歷史、對話歷史,讓學生在行走中閱讀歷史、在體驗中感受精神、在快樂中完成教育。
綠色的風光、紅色的課堂,紅旗渠這座屹立在太行山的精神豐碑,正成為研學旅行的圣地。那些身著不同校服的師生在紅旗渠會集,他們來自大江南北,亦如紅旗渠中的波浪,而紅旗渠的故事必將在他們的心中激起朵朵浪花。
-----------------------------------------------------------------------------------------------------------------------------------------
中 原 新 聞 網 (河南運營中心) 新聞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