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國兩會
讓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訪全國人大代表李翠利
記者 任貴偉
“政府工作報告用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數據展現了過去一年和五年來的成就,謀劃了今年的發展。報告說到我們老百姓心坎上了!作為基層代表,我見證了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見證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我為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感到自豪,也對更加美好的未來信心十足。”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微光書苑負責人李翠利說。
李翠利(右)正在與群眾交流(資料圖)
“我生在鄉村,長在鄉村。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也是一名基層鄉村文化建設志愿者。投身鄉村建設尤其是鄉村文化建設,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李翠利說。2008年,看到一場歌舞團的低俗表演給村里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后,她自掏腰包買來300本舊書,又拿出自己收藏的200本書,把這些書擺在自家超市的貨架上,用4張A4紙打印出“微光書苑”4個大字,貼在墻上。酷愛閱讀的李翠利以不要任何費用、無須任何證件、不分職業,無論老幼、遠鄉近鄰、行走過客均可借閱的“零門檻”借閱模式在鄉村推廣閱讀。
最初,李翠利通過借閱發糖吃、借閱送禮品等活動,持續不斷地鼓勵和引導父老鄉親特別是青少年養成閱讀習慣。因為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這十幾年來李翠利摸著石頭過河,逐漸總結出“提供借閱便利,配套獎勵措施,營造閱讀氛圍,開展閱讀活動,養成閱讀習慣,培養志愿人才,集合多方力量,服務時代發展”的48字鄉村閱讀推廣法。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的青少年養成了閱讀習慣,同時帶動村里婦女群眾積極參與。這十幾年來,村里的孩子、婦女從“微光書苑”的借閱者成長為活動組織者、志愿者。目前,“微光書苑”有青年志愿者和歡聲笑語巾幗志愿者兩個志愿服務團隊。
隨著社會的發展,“微光書苑”的服務也進一步提升,開展政策宣傳、文藝演出、知識課堂、科學小實驗等一系列鄉村文化建設活動。至今,“微光書苑”年均開展活動40余場次,累計帶動基層文化志愿者百余人,服務父老鄉親40余萬人次,現存合作店10余家。2017年,由“微光書苑”發起的內黃縣全民閱讀項目共享書屋至今運行良好,已服務近10萬人次。“我個人也累計投入了40余萬元。”李翠利說。李翠利榮獲了“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作為基層代表,為了高質量參會履職做好準備,我主動開展調查研究,收集匯總民情民意。怎樣讓鄉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是我重點關注的問題。文化振興被稱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是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硬件、軟件基礎相對薄弱,影響了鄉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協同發展,制約了文化振興的步伐和鄉村振興的整體推進。”李翠利說。
李翠利分析總結了鄉村文化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的黨建引領體系建設,讓鄉村文化建設更具價值引領、核心凝聚和精神推動作用;建立吸引、引進和留住文化建設人才的機制,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把鄉村文化建設納入行政考核,加大鄉村文化建設成效在地方政府考核中的比重;從國家層面設立鄉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讓真正適合鄉村、能夠切實發揮作用的文化建設項目的運行得到保障等。”李翠利說。
“我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來自基層、植根人民的優勢,履職盡責,不負人民重托。”李翠利說,“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工作建議中提到,要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這讓我倍感振奮,也深感作為一名鄉村文化志愿者的使命與責任。回去以后,我要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凝聚鄉村文化建設力量,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
中 原 新 聞 網 (河南運營中心) 新聞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