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檢查美妝產品銷售
9部門治理醫美亂象 護航“美麗”經濟
檢查全市各類醫療美容機構1.65余萬家次
立案查處非法醫療美容案件2起
安陽融媒記者 趙慧 通訊員 王在奇
3月30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自去年11月開始的針對醫療美容行業的專項治理工作成效,在為期近4個月的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等9個部門檢查了全市各類醫療美容機構1.65余萬家次,對15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行政約談,立案查處非法醫療美容案件2起。
近年來,醫療美容產業的一系列行業亂象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為此,自去年11月開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其他8家部門開展了針對醫療美容行業的專項治理,堅決打擊醫療美容行業亂象,切實規范醫療美容行業市場秩序。本次專項治理重點突出對醫療美容和化妝品經營機構的證照信息、質量管理狀況和“傍名院、傍名醫、傍名牌”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治理,同時嚴查消費者關心關注的化妝品產品質量不合格、虛假營銷宣傳、價格欺詐等問題。
據統計,在此次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中,9部門聯合對全市持有合法有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44家醫療美容機構或內部設有醫療美容科的醫療機構、11050家生活美容機構建立了管理臺賬,檢查各類醫療美容機構1.65余萬家次,對15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行政約談,發現明碼標價不規范等問題5個,立案查處非法醫療美容案件2起,有力規范了醫療美容行業秩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醫療美容行業治理,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切實保障公眾安全,護航“美麗”經濟。
采訪中,執法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查扣的部分醫療美容產品和化妝品:“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實施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這些進口商品要使用規范的漢字標注,標簽要清晰易讀,名稱及成分標注要規范,成分應該按照配方含量降序列出。但它們都沒有使用規范中文標注,成分不清、功效不明。這些商品一旦流入市場,消費者會因為無法準確識讀信息而不當使用而發生問題。”
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就醫意識,提升對非法醫療美容行為的辨別能力,市場監管部門利用出租車電子屏、主要路段公益廣告顯示屏等平臺播出公益廣告187萬余次,利用各種微信群發送提醒短信5萬余條次,發放宣傳單2萬余份,開展多視角、多媒介、多受眾的醫療美容專項治理宣傳,營造規范有序的醫療美容市場經營環境。
-----------------------------------------------------------------------------------------------------------------------------------------
中 原 新 聞 網 (河南運營中心) 新聞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