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記者走進安陽市殷都區丹楓園廣場一角的“丹楓苑甲骨文書屋”,只見琳瑯滿目的圖書、入木三分的甲骨文書法、清秀古雅的苔蘚樹皮盆景、或老或少的書友,處處充滿著書香魅力……“甲骨文書屋清新雅致,古樸靜謐,我一有空就會坐下來讀書,一坐就是幾小時,很是愜意。”沉浸在書香中的劉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安陽殷都區廣益小鎮甲骨文書屋里,小學生們舉行讀書日活動 冀業攝
當下的殷都區,通過甲骨文書屋“充電”的人越來越多。據悉,從2020年啟動甲骨文書屋建設,甲骨文書屋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走進了社區、公園、學校、村莊,成為殷都區百姓身邊的詩和遠方。該區投入500余萬元,高標準建設8座甲骨文書屋,配備自助借閱設備,購置各類圖書5萬余冊,現已全部免費開放,這里的圖書實現與市圖書館及全市甲骨文書屋通借通還。甲骨文書屋開展讀書分享會、公益講座等讀者互動活動,創設了《做智慧家長,育卓越少年》《領讀者閱讀沙龍》等品牌欄目……該區各個書屋開展活動百余次,用文化活動“傳樂度”。
精品化:甲骨書屋呈現“文化風景”
“丹楓苑甲骨文書屋” 建在公園附近,人流量大,覆蓋范圍廣。為增進城市書屋和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殷都區青年志愿者協會入駐丹楓苑甲骨文書屋,創建“定制度”“顯溫度”“傳樂度”的工作模式,進行專業的常態化志愿服務。書屋巧妙的融合了甲骨書法、志愿服務、圖書閱讀、手工文創、兒童科普等特色內容,用實際行動打造了廣大讀者向往的“三度空間”。
圍坐在一起看書,暢談人生感悟 炎富玲攝
書屋不僅是一個閱讀空間,也是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標識。在喧囂的世界里,甲骨文書屋散發著文化與自然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在此打卡、閱讀,彰顯了當地的文化品牌和地域特色文化地標,呈現了一處處“文化風景”。
功能化:打造便民貼心“文化驛站”
“孩子們一放學就結對來這里看書、寫作業,文化志愿者像家人一樣,給他們提供熱水、免費電話,在這里我很放心。”正在還書的學生家長點頭稱贊。
“六十三中甲骨文書屋”是安陽市首批建設的六個城市書屋之一,由專職管理員進行日常管理,配有無菌消毒柜、電子閱覽屏、音響、飲水機、手機充電等設備,為路人和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服務。此書屋和閱讀教育一體化,打造為了河南工會愛心驛站、六十三中教育會客廳、優秀班主任基地、閱讀俱樂部、文化驛站的集合體,開展“書香文化節”“公益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累計80余次。
對于市民來說,去驛站歇歇腳、和好友一起看看書,已然是時尚又便捷的生活方式。甲骨傳承,滿城書香,殷都區在打造貼心便民的“文化驛站”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服務的“溫度”。
惠民化:搭建基層群眾“文化糧倉”
伴著春日暖陽,信步走進“果園甲骨文書屋”,只見老師正繪聲繪色的講解繪本,孩童們津津有味地聆聽,一場甲骨文讀書會在這里悄然開展。
孩子們在閱讀中發現新世界 臧紅麗攝
這個書屋與果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融合在一起,書籍涵蓋幼兒繪本、校園讀物、國內外名著、家庭指導等多種類別,不同年齡段人群經常聚集在此或開展文化活動,或閱讀交流,或理論宣講。為了能讓3000年前的文字更加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社區工作者們閑暇時間用廢棄的泡沫、紙盒、牛皮紙等環保材料做出了部分“百家姓”甲骨文字,如今,它們正栩栩如生的“站立”在墻面上,供來訪讀者觀賞學習。環顧書屋,滿目琳瑯的精品書籍、手工文創作品、插畫插花、桌面擺件、甲骨形吊燈、大落地窗、現代化桌椅……每個小小的設計背后都凝聚著管理者的心血。
“甲骨文書屋正一步步成為殷都區的文化燈塔和城市新地標,2020年以來,殷都區將甲骨文書屋建設作為全區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推動全民閱讀、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打造城市休閑文化空間。不僅體現了轄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發展,也為群眾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文化服務,為推進書香社會建設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安陽市殷都區文化旅游局負責人說。
-----------------------------------------------------------------------------------------------------------------------------------------
中 原 新 聞 網 安陽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