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安陽 > 正文

民生網事|助力家鄉農產品出圈 你有啥高招

來源:安陽日報編輯:常帥發布時間:2023-05-09 15:52:56

  助力家鄉農產品出圈 你有啥高招

  編者按: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安陽市有很多特色農產品、老字號,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地讓家鄉農特產品走出去?連日來,記者對此展開了采訪,一起來看看商家、專家與網友怎么說。

  “線上+線下” 拓展銷路“熱”起來

  安陽融媒記者 高倩

  “花染長空,釀一山絕色。”最近,林州太行菊亮相《上新了安陽》欄目。通過視頻,更多人看到了太行菊生長、采摘、烘焙的鏡頭。我們該如何擴大知名度、拓展銷售渠道,讓家鄉的農特產品走出去?5月6日,記者展開了采訪。

  不僅太行菊,生活中,直播帶貨、網絡促銷的現象十分常見。吃穿用度,很多商品都可以在網絡平臺展示,有的廠商還有專人負責線上宣傳,也有的商家會請網絡名人協助開展活動。有著近10年新媒體媒介公司工作經驗的孫夢濤認為:“如今,通過網絡宣傳產品是很多廠商擴大產品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家鄉農特產品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加大傳播效果,與抖音、微博等平臺網紅聯動,利用明星效應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的特色產品。”已有8年新媒體運營經驗的網友“小力”表示,家鄉農特產品想要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走出去,首先要讓用戶喜歡上這個品牌、這個企業,通過講故事讓用戶加深對產品的印象。要向品牌化發展,賦予產品更高的價值,方便消費者去辨識、去傳播。

展銷會上,安陽市的農特產品受到歡迎 (賈小飛 攝)

  前段時間,安陽市有近20家土特產、老字號企業在鶴壁市浚縣參加了2023全國首場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向全國采購商推介展示了安陽土特農產品。安陽壹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文杰介紹,活動期間,他們接受了很多媒體采訪,還參與了直播帶貨。他認為,線上、線下同樣重要,除了網絡宣傳,他們在市區選址打造了一間體驗店,消費者可以到現場品鑒實物,購買產品。林州紅旗渠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則通過打造白酒文化探索館,結合林州豐富的旅游資源,開辟出“消費+工業旅游+深度體驗”的營銷模式。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安陽市,一些農莊或企業打造的專屬體驗店并不鮮見。還有的廠商將產品展銷柜臺設在景區,利用景區的客流量擴大宣傳。市文廣體旅局產業發展科副科長馮兵表示:“推動特色農產品走出去,要線上、線下聯動,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要根據產品的特性,因地制宜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比如,直播帶貨可以很好地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而網紅景區和打卡地設置的展廳則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市政協文史專員、古城傳統文化講習所發起人趙運剛有時也會通過個人賬號宣傳家鄉的農特產品,他認為,拓寬銷售渠道對家鄉特色產品、老字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也提高了群眾收入,帶動了消費,有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助力。

  創立特色品牌 做好“特”字文章

  安陽融媒記者 鄧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在產品數量和質量上有了更高要求。安陽市是個農業大市,農副產品種類眾多,如何讓農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走向更廣闊的市場,5月8日,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些商家和專家。

工作人員在制作手工空心掛面(劉振民 攝)

  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擁有省級老字號的稱號。以傳統技藝制作出的道口燒雞備受市場歡迎。“我們嚴格要求雞的品種和雞齡,再加上獨特的配方,保證燒雞肉質美味。”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品牌運營部經理杜培寬告訴記者,有傳承也需要有創新,他們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了非油炸工藝,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成為農產品企業不斷擴大影響力的關鍵。創業者魏尚武以前負責農產品線上銷售,在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新需求后,他從燒雞市場上看到了新的機遇,就是發展預制菜燒雞切,將燒雞分切到小包裝,方便消費者出行時攜帶。“這種獨立的小包裝開袋即食,出游時可以攜帶,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飲食習慣。”魏尚武說。

  適應消費者對農產品多樣化的需求,生產綠色優質的農產品也成為農產品企業關注的重點。安陽市萬盛源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省級老字號企業,該企業生產的手工空心掛面十分受消費者歡迎。該企業負責人丁金玲告訴記者:“我們選用強筋小麥,用石磨磨成面粉,不添加添加劑,從源頭保證了農產品的原汁原味。”

  農產品要在市場上走得更遠,保證產品質量是重要前提。市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高級農藝師董雅鳳告訴記者,具備條件的農產品企業可以申報綠色食品、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等標志,具有權威部門認證的農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記者還從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了解到,具備一定條件的農產品或者農產品企業可以申報相關的知名農產品。創立了獨特的品牌,農產品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農產品走出去重點要做好“特”字文章。安陽師范學院經濟學院院長劉君介紹,農產品企業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凸顯產品特色,打造產品亮點,做行業里的標準。要基于農產品的地緣背景,整合當地農產品資源,發揮產品集聚效應,打出農產品組合拳。小特產發展必須依靠大產業,要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

  提升附加值 增強核心競爭力

  安陽融媒記者 高咪

  在安陽市,綠色、健康、優質的特色農產品深受市民喜愛,如林州的東姚小米、茶店柿餅、東崗花椒,滑縣的道口燒雞、八里營甜瓜等。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如何才能走得更遠?5月8日,記者帶著問題采訪了安陽市部分農產品企業家、專家及網友。

紅旗渠元素的農特產品亮相全國農產品展銷會(劉海東 攝)

  不久前,在鶴壁市浚縣舉行的全國農產品產銷會落下帷幕。具有紅旗渠元素的小米醋、柿子醋、山楂醋等系列醋,紅旗渠小桃酥、松花酥、麻花、老八樣等系列點心驚艷亮相,受到客商的一致好評。為什么具有紅旗渠元素的農特產品暢銷全國?林州市商務發展事務中心市場建設科負責人劉海東告訴記者:“林州農特產品不僅生態環保、品質優良,還有獨特家鄉味道、鮮明的品牌標識。為了推動優質本土農特產品走出去,我們積極推動電子商務與鄉村產業發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快融合,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下一步,我們還要抓住紅旗渠紅色旅游熱這一契機,以吃帶游、以游促吃,打造‘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特色農產品’模式。”

  紅皮花生常見,黑花生卻成為致富新門路。滑縣“宋林禾豐”品牌創始人宋德國帶領村民發展綠色雜糧種植,引進種植富硒黑花生、黑玉米、黑小麥等農特產品。宋德國認為,綠色、有機是農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營養價值越高的雜糧產品越具有廣泛的市場。為了打好“綠色健康牌”,宋德國在農業技術和科學種植方面不斷創新,深挖農特產品的營養價值,注重產品的商標和包裝,實現從種植到餐桌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產品緊跟消費者和市場需求。去年,其生產的農特產品榮獲河南省“我最喜愛的綠色食品”稱號。

  像滑縣“宋林禾豐”一樣,安陽市還有很多農特產品企業。網友“家鄉的風”認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是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保證。特別是注重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農產品,讓“小而散”的農產品成為“精而美”精品。例如,打造“富硒黑花生”“美容養顏柿子醋”“養胃小米”等優勢產品。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新產品開發,提高農產品加工利用轉化程度,推進粗加工產品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單一產品向系列化產品轉變。

游客參觀白酒文化探索館(宋振杰 攝)

  企業只有主動創新求變才能融入新時代。就像網友“青青河邊草”所說:“企業要增強內生動力,在企業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等方面引技、引智、引才。此外要主動擁抱年輕人,善用網絡語言、網絡思維,如在產品內容和外包裝中突出潮元素,給消費者以新鮮感,不斷為發展注入活力。”

 

-----------------------------------------------------------------------------------------------------------------------------------------

     中 原 新 聞 網              安陽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 | 色道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