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安陽博物館參觀
赴一場文化之約
——安陽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掠影
安陽融媒記者 張璐 文/圖
今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七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為了做好國際博物館日的宣傳推廣工作,安陽博物館線上線下齊發力,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向社會公眾獻上一場場具有安陽歷史色彩、博物館特色的文化盛宴。
陳列上新
特展外展精彩紛呈
5月18日,安陽博物館兩大特展同時啟幕。“陶文補史 筆墨傳薪——焦智勤殷墟鄴城陶文題跋展”和“博物館里的文物明星——2019年~2023年博物館日館藏精品文物推介集萃展”,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
記者了解到,“陶文補史 筆墨傳薪——焦智勤殷墟鄴城陶文題跋展”分為陶文概述、陶文識讀、傳拓千年三部分,集中展出了焦智勤先生多年來收集、拓印、整理并手書的殷墟和鄴城陶文題跋作品114幅,既是以學術方式對殷墟及鄴城陶文的辨識、闡釋,又是古文字研究與傳統書法藝術相結合的有益嘗試,更好地傳播了漢字知識與書法藝術,能夠幫助大眾深入了解安陽歷史文化。“博物館里的文物明星——2019年~2023年博物館日館藏精品文物推介集萃展”以藏品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為重點,展示了館藏甲骨、青銅器、玉器、瓷器、刻版等富有代表性的45件(套)精品文物,為大家了解安陽博物館館藏資源、了解安陽地方歷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窗口。
與此同時,安陽博物館還與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焦作市博物館、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等省內外文博單位聯合開展了豐富的外展活動,外展文物共計90件(套)。其中,由安陽博物館、焦作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字字珠玉——博物館里的學問”文物展已經在焦作市博物館開展,展出了安陽博物館館藏的銅器、玉器、陶器等40件珍貴文物。
館外開拓
“流動博物館”在身邊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體現,社區則是城市經濟、文明發展最鮮活的體現,博物館進社區是歷史傳承的一項重要途徑。5月16日下午,安陽博物館走進吉祥社區,為孩子們送上一道文博大餐。“版上天地——木版年畫”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滑縣木版年畫,體驗了拓印的樂趣,弘揚和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親手拓印年畫太有意義了!拓印看起來簡單,其實很講究手法,力道輕了、重了都會影響年畫的效果。”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周雨桐說。
博物館是保護和利用文化資源、弘揚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主陣地。5月17日和5月18日,安陽博物館分別走進愛國主義基地共建學校文惠小學和銀鷺小學,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們帶來精彩的《版上天地 木版年畫》和《博物館里的生僻字》講座。博物館走進校園,拉近了學生與歷史文化的距離,搭建了博物館與學校的“第二課堂”。
公益惠民
博物館里的美好生活
為了豐富殘疾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5月17日,安陽博物館與文峰區殘聯合作開展助殘日活動,邀請部分殘疾人朋友來到安陽博物館,參觀“從殷墟到大邑商——新時代殷墟考古新發現成果展”“器以藏禮——識讀博物館里的生僻字”等展覽,并組織殘疾人親手制作絲網書簽。
5月18日,安陽博物館開展了“甲骨文里的小美好”絲網書簽制作活動?;顒油ㄟ^手工印制,讓公眾近距離感受、體驗古人的文明智慧,培養文化素養和人文情懷。
除此之外,安陽博物館還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文物公益鑒定咨詢服務,向公眾普及文物收藏及文物保護等相關知識,引導市民樹立正確的文物收藏理念,為收藏愛好者和博物館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
中 原 新 聞 網 安陽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