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華字都·安陽”2023甲骨文識讀大會總決賽在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圓滿落幕。安陽市選手劉海清一路過關斬將,成功問鼎。
獲獎后的劉海清(安陽融媒記者 李中華 攝)
鐘愛一生只為甲骨文
——專訪甲骨文識讀大會冠軍劉海清
安陽融媒記者 賈培 王嘉晨
“亙古悠悠洹水,如今昱昱安陽。三千歲月大邑商,甲骨文中回望。黃土沉埋雞黍,文明再現重光。宮基彝鼎識殷王,家國春秋貌相。”拿到總決賽獎杯后,劉海清在比賽現場又一次想起開賽自我介紹時用甲骨文寫下的這首《西江月·洹水殷商》。
劉海清展示自己寫的甲骨文對聯(安陽融媒記者 賈培 攝)
6月1日早晨,記者走進劉海清的工作室。“昨天晚上,我的朋友圈就刷爆了。看,現在還有500多條未讀評論。”劉海清拿著手機展示起來。環視這間工作室,墻上掛的是甲骨文書法,桌上放的是甲骨文篆刻,椅子上摞的是甲骨文書籍……每個物件都花費了他大量時間、金錢,他與甲骨文的感情,正是在這些物件和資料中越沉淀越深厚。
“總決賽最后環節是識寫甲骨文姓氏和詞語,我有備而來,240個甲骨文姓氏和180個甲骨文詞語瞬間浮現在腦海。賽前,我預測總決賽除了識讀甲骨文外,還要比拼選手對字詞意義的理解和運用。參賽以來,我一直在默默做、向前走,奪冠的信念始終很堅定。作為安陽人,能在這樣一個高手如云的全國性賽事中拿到冠軍,是我研究甲骨文生涯的一份榮耀。”劉海清說。接過獎杯時的劉海清風淡云輕,但從報名參賽的那一刻,他確實有信心取得一個好名次,有可能從11萬人中突出重圍,一舉拿下總冠軍。
“甲骨文凝結著古人穿越千年的智慧和想象力,只要你走進甲骨文的世界,就能感受到這些頗具神秘感的古老文字是多么美妙,即使跨越3000多年,它的美感、詩意也未打絲毫折扣。我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甲骨文。”劉海清說。
一番暢談后,記者深感劉海清的奪冠確是情理之中。他深愛甲骨文并鉆研甲骨文20多年,可謂鐘愛一生只為甲骨文。現在的他能識別、運用近2000個甲骨文漢字,這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多見。1999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本有機會留在省會城市發展,但他自幼耳濡目染家鄉甲骨文文化,作為一名河南人、安陽人,他為此深深著迷。于是,他毅然選擇回到安陽,在這個甲骨文發源地和被譽為“文字之都”的地方,續寫他和甲骨文的故事。
如今,作為殷商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海清致力于普及宣傳甲骨文文化,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一系列甲骨文知識宣傳活動,例如殷商文化大講堂。“目前,公眾對甲骨文文化有了解和探究的熱情,但傳播甲骨文等古文字知識的途徑仍然以傳統書籍、報刊和專業性數據庫平臺為主,不僅專業性過強,而且價格昂貴。因此,我在相關部門、單位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普及甲骨文知識的活動和公益課。”劉海清說,“甲骨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這個冠軍于我,是榮耀,同時也是新的起點。”
未來,劉海清將繼續秉持對甲骨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保護記錄、學習傳承以及再創作,讓更多人感受甲骨文的璀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