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溫暖匯聚。志愿者是城市最美的風景,他們忙碌的身影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城市文明貢獻積極力量。
夏日里那一抹志愿紅
文明實踐 百花齊放
安陽融媒記者 郭凡
7月20日一大早,家住湯陰縣翰林世家小區的王大爺就來到家門口的一家理發店理發。“這里是‘關愛老人義務理發店’,專門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這里的師傅服務好、手藝精,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王大爺說。就在上個月,該縣第三批6個公益理發點舉行了掛牌儀式,至此,全縣公益理發點達到了17個。
這是該縣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推動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向街道、向社區、向更多社會群體延伸,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文明實踐陣地采取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加入,標志著全縣更多社會組織、各界群眾以不同形式積極主動參與志愿服務,營造了‘有事找志愿者,有空做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有力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提質增效。”該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義務理發、維修家電、文明交通、巡回宣講、保護母親河……如今,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湯陰縣遍地開花,城鄉文明程度穩步提升,市民素質顯著提高,文明行為蔚然成風。近年來,該縣以縣、鄉(鎮)、村(居)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單位,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充分整合資源,搭建實踐平臺,創新實踐載體,豐富實踐內涵,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從“青春綠”變身“志愿紅”
安陽融媒記者 劉斐
暑期,在市區各個社區總能看到大學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們積極響應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號召,從“青春綠”變身“志愿紅”,成為轄區居民的“文明引導員”。
7月22 日,在文峰區永明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區舞蹈教室里,居民歡聲笑語,好不熱鬧。來自洛陽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王雨佳正在教轄區居民跳舞。在王雨佳的示范下,居民伴隨著音樂節奏,跳起歡快的女兵舞。“ 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陪伴轄區兒童做游戲,指導社區阿姨跳舞,這些都是我在校園里學不到的。”王雨佳說。
殷都區電廠路街道電廠社區的轄區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居民 (安陽融媒記者 劉斐 攝)
當天,在殷都區電廠路街道電廠社區甲骨文書屋,來自河南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張琰正在幫助轄區居民挑選書籍。來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大一學生任妍可身穿“紅馬甲”化身“宣傳員”,跟隨電廠社區的干部走街串巷,向群眾講解、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知識,引導大家認清騙局,提高防范意識。“在社區工作很充實,為社區居民服務,我感覺非常有價值。”任妍可說。
身邊志愿者 服務農村娃
安陽融媒記者 劉斐
近段時間,安陽市天氣持續高溫。7月22日,在殷都區許家溝鄉黃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村里的20余名學生正專心致志地練習書法。暑期托管班讓農村娃有了去處,孩子們高興,家長放心。
組織活動的志愿者名叫王生付,是一名退休老教師,也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他發揮自己的余熱,義務為孩子們上課。書法課開課以來,站內20多張桌子常常座無虛席。“娃娃們有了避暑地,這要感謝村里提供的場地。我平日里熱愛書法,現在退休在家,教孩子們寫寫字,看著他們認真的樣子,我樂在其中。”王生付說。
“池塘邊很好玩,但池塘邊也有許多危險,小朋友們要離它遠一點喲。”7月17日,在湯陰縣韓莊鎮大云村“童伴之家”,“童伴媽媽”馬素麗帶著村里10多名留守兒童唱著歌,學習防溺水知識。馬素麗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暑假期間,她作為“童伴媽媽”又開始陪伴留守兒童度過暑假。“類似這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我們每年都要舉辦好多次,目的就是增強留守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我們將持續發揮‘童伴之家’和‘童伴媽媽’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助力留守兒童安全、健康成長。”馬素麗說。
剪紙倡廉潔 巧手傳廉心
安陽融媒記者 郭凡
千剪萬裁“廉”花開,清風一縷“剪”中來。7月21日,湯陰縣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一場廉政剪紙活動正在開展,以剪紙倡廉潔,以巧手傳廉心,助力清廉文化建設。
湯陰縣城關鎮志愿者在講解剪紙技巧(朱麗娜 攝)
活動中,志愿者首先進行了剪紙基礎知識的講解,詳細演示了折紙、剪紙、刻畫等具體操作步驟,黨員干部、小學生認真聽講、細致描摹、精心裁剪,以“清廉”“警鐘”“蓮花”等為圖案的一幅幅廉潔剪紙作品展現在大家面前,真正實現了“以剪頌廉,用心刻廉”。
此次活動,城關鎮將廉政教育與傳統文化活動相結合,將反腐思想和廉政文化進一步深入傳播到社區黨員干部、居民群眾中,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提升大家的思想境界,弘揚廉政文化,增強社區黨員干部群眾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湯陰縣城關鎮志愿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廉政剪紙活動(朱麗娜 攝)
城關鎮紀委書記張俊杰表示:“此次活動將剪紙文化與廉潔教育有機融合,使廉潔文化和反腐思想入腦入心、觸動靈魂,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精美的剪紙作品中得以傳承發揚,進一步筑牢了廉潔防線。”
暖心服務 百姓點贊
安陽融媒記者 牛思明
“謝謝大家!真是太感謝市融媒體中心的志愿者了!”7月21日一大早,市融媒體中心的志愿者就趕赴文峰區寶蓮寺鎮南馬莊村,為村民送去清涼物品并清理路面積水,大家對志愿者的熱心服務交口稱贊。市融媒體中心的志愿者每周五都會到南馬莊村開展志愿服務,這已是常態。
和市融媒體中心一樣,不少單位、組織和個人都會定期開展、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而這些活動,市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家住北關區曙光小區的賈先生告訴記者:“志愿者經常定期過來開展活動,有幫大家解答難題的,有宣傳各種新政策的,有為大家義務檢查身體的,我們感覺特別暖心。”
家住龍安區文明小區的市民張女士說:“我經常參加單位開展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前幾年的疫情中,我多次作為志愿者參加抗疫。兒子看到我的行為,也積極參與打掃衛生、文明交通、社區宣講等志愿活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愛心、傳遞溫暖,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為城市文明貢獻力量。”
文明實踐“種子”遍地生根
安陽融媒記者 郝亞偉
7月19日,大學生志愿者在安陽縣(示范區)多所小學開課了。志愿者為孩子們帶來繪畫、音樂、體育等課程,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深化“快樂成長”暑期特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目前,該縣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0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持續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6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在救援、讀書、扶危濟困等領域發揮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無獨有偶。進入暑期后,內黃縣532家村級農家書屋持續開展讀書交流會、“愛心”托管班、民俗文化體驗、送電影下鄉等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讓農村孩子的暑假學習和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近年來,內黃縣把農家書屋建設作為加強基層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要一環來抓,目前,該縣532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成了孩子們暑期快樂學習的“第二課堂”。內黃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衛軍表示:“我們在鄉鎮全力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農家書屋示范點,有效對接群眾需求,建立農家書屋‘缺什么、補什么’的‘群眾點單’服務模式,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文化助民、文化育民。”
不經意間,安陽市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種子”已然生根發芽,正在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
文明生沃野 服務暖人心
安陽融媒記者 牛思明
不論是暑期實踐為居民開展理論宣講的大學生,還是放棄休息時間為社區的孩子們提供托管服務的轄區居民,抑或是常常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的基層工作者……一個個志愿者的身影,為古都安陽增添了一抹抹亮麗的色彩。
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我們要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要引導更多群眾加入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暢通信息渠道,持續帶動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不斷將文明實踐活動向縱深推進,從而更好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帶動群眾。要調動更多力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為平臺,通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宣傳理論政策、豐富群眾生活、解答疑難困惑,不斷提升為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升廣大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進一步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是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行動方式。潤物細無聲。在安陽,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正以各種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將為安陽市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強市賦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