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記者從安陽海關獲悉,2023年,安陽市外貿進出口75.8億元,比2022年增長25.1%,增速全省第四,進出口值創近九年新高!其中,出口54.7億元,增長19.7%;進口21.1億元,增長41.9%。
去年,安陽市外貿進出口增長主要有哪些特點?
看市場主體——民營企業“主力軍”作用突出,外貿企業規模數量持續壯大。
2023年,我市民營企業進出口60.9億元,增長18.4%,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80.4%;國有企業進出口13.9億元,增長65.5%,占18.4%;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9255萬元,增長32.2%。
“更令人欣喜的是,安陽市有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大塊頭’企業數量逐步增長。”安陽海關工作人員介紹,2023年,我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達305家,比2022年增加40家,比2019年增加53家。其中,“大塊頭”企業數量逐步增長,進出口值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7家,比2022年增加1家,比2019年增加6家;進出口值1000萬以上企業60家,比2022年增加2家,比2019年增加12家。
看貿易方式——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占比超九成,保稅物流進出口倍增。
2023年,安陽市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69.9億元,增長26.2%,占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92.2%;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4億元,占5.2%;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9億元,增長136%。
看進出口商品——傳統產品出口競爭優勢穩固,“新三樣”產品出口成績亮眼;金屬礦及礦砂占我市進口總值七成以上。
2023年,安陽市鋼材出口9億元,增長61.6%;機電產品出口8.7億元,增長14.7%;基本有機化學品出口5.4億元,增長0.6%;農產品出口5.3億元,增長14.1%;光伏玻璃出口4.3億元,增長16.3%。
“其中,隨著安陽市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逐漸形成規模,外貿新動能持續激發。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出口4523萬元,是2022年的17.1倍。”安陽海關工作人員介紹。
2023年,金屬礦及礦砂進口15.2億元,增長76.4%,占全市進口總值的72.1%,其中,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15億元,增長78%;機電產品進口2.6億元,下降39.9%;基本有機化學品進口5143萬元,增長34%;農產品進口4916萬元,增長25.1%。
看貿易伙伴——外貿“朋友圈”持續擴大,新興市場不斷拓展。
2023年,澳大利亞、歐盟、東盟、日本和韓國為我市前5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43.3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7.1%。我市外貿對新興市場保持增長,去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1.3億元,增長11.7%;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增長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