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 晉升)沁源縣地處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東麓,長治市西北部,地理坐標在東經111°58′30″―112°32′30″,北緯36°20′20″―37°00′42″之間,是晉東南、晉南、晉中交匯之地。全境東西寬45千米,南北長74千米,總面積2549平方千米。沁源縣森林覆蓋率超過56.7%,居山西省之首,是全國“油松之鄉”。境內有建于唐宋明清時期的古建筑46處和1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景點景區有靈空山、沁河源頭、花坡、芊林背、龍鳳峽等自然景觀,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抗日圍困戰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景觀,圣壽寺、菩提寺等宗教文化景觀,百草文昌樓、介公廟等人文景觀。
圖為:鴻雁在河岸嬉戲
近年來,沁源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確立了“綠色立縣,建設美麗沁源”發展戰略,制定并實施了《沁源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沁源縣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沁源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及任務分解》,將生態保護和建設成效納入干部考核指標體系和綠色GDP指標體系,建立完善“河長制”“林長制”,大氣、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達標率持續提高。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全部達標。政府綠色采購比例達85%以上。自然生態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并開展勘界定標試點,加大重要環境功能區的保護力度,連續五年獲評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獲得中國生態魅力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試點縣、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中國天然氧吧、中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最佳康養休閑生態旅游目的地等稱號,綠色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綠色生態資源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綠色沁源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產業優勢。
圖為:鴻雁在河岸嬉戲
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珍稀鳥類棲息駐足,褐馬雞、黑鸛、蒼鷺、紅嘴鷗等蜂擁而至,前幾天來了白天鵝,最近又來了鴻雁。綠色沁源美不美?天鵝、鴻雁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