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長治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慧芬、馬瑜發明的咽拭子采集防護罩已正式向國家專利局提交專利申請,并獲受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新冠肺炎患者以及疑似患者進行咽拭子采集是確定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監測手段。而醫護人員在對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進行咽拭子采集時,需要讓患者張口,充分暴露咽喉部,咽拭子的尾端刺激咽部會導致患者惡心、咳嗽,此時含病毒的氣溶膠或者體液易污染周圍環境,醫務人員雖佩戴面屏,但仍不能將感染的風險降至最低。
針對采集咽拭子過程中遇到的感染暴露風險,長醫附屬和平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李慧芬和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馬瑜在臨床實踐中經過反復試驗,選用聚碳酸酯材料(PC)為裝置材質,發明出咽拭子采集防護罩。整個防護罩以圓錐體為外形,以模具的方式做成一體化。據李慧芬介紹,該防護罩緊靠患者口腔,進而形成一道隔離屏障,當醫務人員采集咽拭子時,從根源上切斷了傳播途徑,阻擋了病原菌的擴散,并可阻擋患者體液、分泌物的噴濺,能夠有效保護周圍環境免受污染,大大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該防護罩也適用于各種咽拭子的采集防護。目前,她們已和相關企業進行溝通,期望通過合作使這一發明盡快落地量產。(來源:長治日報 記者 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