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名師說
逐步提高中考體育分值,和語數外同分值!
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力爭2022年,全面覆蓋實行美育中考!
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
近幾天來,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些感嘆句刷屏了!其緣起,是教育部同時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專門召開發布會,介紹未來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思路。
其主題只有一個:體育、美育很重要!未來在中高考的權重會越來越高!
這是大勢所趨,自然也是正確的方向。甚至可以說,體育、美育的作用,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但具體如何實施呢?尤其是在動用考試這一“指揮棒”指引教育改革的時候,如何把握好力度?又如何真正實現教育的初心?這是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深思的問題。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個相似的話題:
山西省長治市因一紙《長治市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而突然走紅,其中提出的“把視力、體重納入中考成績”勁爆舉措,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事實上,這個行動計劃不是剛剛出爐,而早在去年6月份就已發布,也曾經作為基礎教育改革典型被四處引用。
這一次引來軒然大波的是其中一處規定:從2022年中考開始,在高中錄取總成績中,體育分值在現行50分的基礎上增加到70分。
在高中錄取總成績中,身體素質所占的20分包括10分的過程性評價和10分的結果性評價。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占5分。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
體重的考察則由體重指數(BMI)來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間、女生16到22.6之間為正常,得5分;而體重指數不在這個區間的,屬于低體重、超重或者肥胖的,都不滿5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樣只相差兩分。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是個小胖墩,視力又不好,很可能沒考試前就先丟了4分。
我們簡單瀏覽了一下長治市教育局的官方,發現該市對學生近視問題確實非常重視。2019年8月1日,長治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還專門印發《長治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到2030年,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要經過漫長的十年努力,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才能達到25%以上,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可見該市學生身體素質堪憂。政府部門的焦急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對于這一改革舉措,也有點贊者。有人贊賞政府的教改初衷,還有家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盡管孩子將來中考可能會“吃虧”,但其仍認同這一教改措施。
“從長遠看,我覺得把視力考核納入中考挺好的,能起到警示作用,督促大家,形成自覺的保護意識。”——對此“師說君”表示懷疑,如果該受訪者的小孩既近視又超重,不大可能如此“超然”。
綜合各路媒體報道,似乎還是反對的意見更多。有人認為不具備操作性,有人質疑此舉“涉嫌基因與經濟雙重歧視”,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典型的“拍腦袋”決策。
而面對質疑,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兩項考核,考生最后得分差距并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育鍛煉、保護視力,提高身體素質。”
這似乎又是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度。既然要大力推進、積極引導,那就大大方方、充滿信心地為政策辯護;如果覺得規定確有不妥,那就檢討或修改。
“得分差距并不大”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中考競爭很激烈,0.1分的差距都很大,那家長的意見肯定也不小;如果當地中考競爭確實不激烈,因為身體因素導致的得分差距確實“并不大”,那又如何能夠發揮真正的導向作用?
誠然,考試是最有力的指揮棒,評價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牽一發可動全身,其作為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理所當然。
但我們同時也不能忘記,考試與分數亦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推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兼顧考試精準度、剛性方面,是需要做一個很好的平衡的。如果僅僅通過一個考試就能變革整個教育生態,那還是把改革的整體性和復雜性想象地過于簡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