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奇富饒的麟絳大地地表下六百米深處,有一套夜以繼日、掐分算秒、以速度和效率為先的龐大系統,不斷克服車輛性能差異、地質條件多變、能見度低和通過性差等種種困難,一路披荊斬棘安全運送人員或各種大型物料往返的經典故事,在古城煤礦各條輔運大巷日復一日地精彩演繹著。
古城煤礦井下運輸系統就像一棵枝椏橫斜的參天大樹。這棵大樹,與它上方雄偉壯觀的行政辦公樓面貌看起來完全不同。南翼輔運、東翼輔運、西翼輔運從井底環形車場延展開去,成為整套運輸系統的主干,幾十輛大大小小的膠輪車、電機車在這里裝卸物資。主干生長出幾條枝干,通向四面八方。枝干中又分出許多看不見盡頭的丫杈,或筆直或彎曲,只有膠輪車和電機車能夠在其中有序地穿行。
運輸調度一共17人,三部聯系業務的電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3輛3噸雙向駕駛料車,25輛5噸料車,13輛人車,3輛8噸長材車,10噸以上的多功能車四輛,兩輛55噸重型鏟板車,兩輛50噸支架搬運車,井下和地面各兩輛電機車。礦車在冊140輛,平板車共50輛,材料車30輛遍布著大大小小的42條巷道。這些看似繁瑣又不斷變化的數字,都是運輸調度的工作職責和管理范疇。一到了晚上,運輸大巷沿線燈火通明,像是進入了下一個白晝。十米的膠輪車隆隆駛過,揚起灰塵,煤煙和濃烈的柴油味。駕駛室透亮的窗后,司機師傅們聚精會神目光如炬。每經過一個路口,他們都要習慣性地慢下來鳴號觀察。對于運輸調度連軸轉的每個人,疲勞駕駛和粗心大意的操作永遠都是潛伏的野獸,需要時刻提防著麻痹、疲憊和風險。
早晨6點,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運輸調度副主任韓帥已經到崗。他的日常職責是每天根據工作任務審批和下達運輸計劃,以及司機和車輛調配,異常狀況的處理。分配完各自的工作任務,班前會開完,八點多開始,當日陸續有新的運輸調度審批單送到值班室,這套流程持續至午夜12點,如果遇到突發特殊情況,這樣的工作量就要翻倍。就這么著,韓帥帶領紅勇、靳路、澤田、愛龍、耀輝、李強、飛越他們要一直忙忙碌碌直到次日早晨七八點。
在韓帥的臺賬上,以星期為單位,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類大件運輸日志。進入二月份以來,古城煤礦井下大件運輸就基本上沒怎么停過。清明節剛過,支架回撤和運輸就馬不停蹄開始了。這次支架回撤運輸,難度大,距離遠,除了保留兩個坐臺值班,韓帥他們放棄了休息,幾乎全員上陣。在此之前,韓帥提前謀劃,叫上紅勇靳路連著幾次下井,跟車熟悉路線,把沿途需要協調的地方一一整改完成。具體到路面是否清洗是否干燥車輛不打滑、抽采孔和風路管路的吊掛是否影響車輛通過、瓦斯管的間距、路面硬化程度、巷道的坡度和高度,還有車輛吊掛的錨索,超長物件通過性,這些所有影響運輸的因素,韓帥都要像篩沙子一樣仔仔細細過一遍。
4月6日這一天,是N1302運輸第一組支架的日子,紅勇和飛越開完早調會就下井跟班作業。從N1302回順回撤通道走到S1308回順5#貫,他們用了兩個多小時,跟車5.6公里,每經過一個路口或是關鍵節點,需要調頭或者容易產生碰撞剮蹭的地方,紅勇都要停下來,用隨身攜帶的激光測距儀仔細測量一遍,尋思可能面臨著哪些想象不到的困難。當我遇到他們的時候,紅勇正和司機在一起,商量車輛怎么通過,站在紅勇身旁,我跟本聽不清他在說些什么,只是借助燈光,看到他們的雙手不停地在空中比劃著,相互提醒有哪些需要格外留意的細節。幾盞礦燈在黑暗中閃爍,發動機隆隆作響,大家都不由自主提高了嗓音,在巷道里久久回蕩。
第一批支架走到S1308切眼,由于支架存放順序不對,鏟板車和支架車都無法順利完成作業。這樣一擱置,就會導致支架運輸計劃整體滯后,影響后續的運輸效率和重點工程推進。接到電話,韓帥心急如焚,他僅用一個小時的“急行軍”就到達現場,就近找到臨時存放支架的場地,安排綜采安裝預備隊工人現場處理材料架等影響鏟板車運行的隱患。前后協調用時半小時,使S1308膠順4#貫通往3#貫方向50米的地方具備鏟板車運輸的條件,緊接著,他又安排中間架按照順序擺放,支架車可以正常卸架。最終確保了當班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韓帥,趙紅勇,靳路,是運輸調度出了名的“三劍客”。相處時間久了,彼此熟門熟路,合作中少了許多死板和客套,就像連體三胞胎,彼此心里想什么,下一步工作要干什么、怎么干,另外兩個心有靈犀,馬上就都能感應到。紅勇隨和溫吞,靳路性子比較急,但這些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合作的默契。靳路精力充沛,走路說話都是快人快語,他的主要職責是地面和井下運輸途中的安全監管有無遺漏,捆綁是否完全遵守作業章程牢固到位,為此,他每天的微信步數都在三萬步以上。有人擔心像他這么拼,身體會不會吃不消,可他總說,這種身體上的疲倦,遠比難得休息在家的時候人困馬乏更好消解。在全員包保路線這項重點業務中,紅勇包保的路線總是難度最大,條件最差,他每天的路線巡查也完成的最讓人放心。路線巡查并不全都是檢查沿途那么單一,重點是要保障車輛能就近完成材料運輸緊跟迎頭作業。運輸調度主任宏臻評價紅勇的業務能力“每次隊里業務評比,紅勇的覆蓋頻次,隱患整改落實、排查清理隱患質量都是做的最好的”。
在副井井底車場的換裝站,又是另一派繁忙的景象。柴油機震耳欲聾的轟鳴,摻雜著電話鈴聲、口號聲、哨聲,此起彼伏。紅帽子、藍帽子、黑帽子、黃帽子,伴隨著明亮的車燈和礦燈交替閃爍,如同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工人們滿頭大汗,用力地拉動著鉸鏈,那情景竟然讓我想起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工人們有的擰動扳手,有的打著礦燈,確保每個螺絲固定到位,運輸調度常耀輝圍著板車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檢查了好幾圈,把電機減速機捆綁的結結實實,揣了一包干吃面,這才踏上3000多米全程護送的漫長征途。
郭飛越來到運輸調度一年有余,他也是運輸調度這個大家庭里最年輕的成員。剛來到隊里,路線巡回還經常迷路,鬧了不少笑話。細心的紅勇自告奮勇當起了他的師傅。紅勇手把手教他復核運輸線路,怎么完成設備捆綁驗收,怎么排查線路隱患。他記得師傅給他強調過的諸多工作要點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盡最大可能,推進運輸到位巷道,保障材料運輸距離掘進迎頭50米。
從4月6日開始,整個運輸系統上下聯動,共完成支架回撤轉運150余架次,安全行駛里程累計10826千米,運輸調度自成立以來已實現安全生產1100多天。
當我找到運輸部李松林部長,請他總結一下他從事煤礦運輸25年來的工作感受,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運輸安全,沒有日夜”。
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