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在綠中、路在林中、花在叢中、人在畫中”,是人們走進余吾煤業公司的第一印象。這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畫卷,是該公司多年來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彰顯國企擔當,主動扛起環保責任,持續激發綠色動能,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礦山的結果。
樹牢理念逐“綠”前行
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盛夏的余吾煤業公司,紅花綠樹青草生機盎然,青山碧水藍天交相輝映,一幅綠色生態畫卷浮現眼前。
該公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秉承提綠增效原則,按照“無廢礦山”實施路徑,修訂完善了《余吾煤業公司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粉塵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大對矸石山等生產區的治理和美化力度,將土地復墾、生態修復與富民興業相結合,發展生態農業。
“在礦井水資源轉化與利用方面,我們深入落實循環用水、一水多用等政策與措施,加強礦區污水管控和治理,改建了中央區生活污水處理車間,為綠色礦山建設增添了新動能。”該公司環保科負責人牛華雷介紹說,改造后的中央區生活污水處理車間采用新工藝,對污水進行除渣處理后,利用微生物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分解和去除,再對水體進行凈化和消毒,可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要求。系統處理能力達4000m3/d,處理達標后用于地面降塵、綠化噴灑、沖廁、選煤廠生產用水等,少部分外排,真正把污水、廢水變成了“中水”,把廢水變“活”,污水變“清”,實現了礦井水的二次利用,開辟了公司“第二水源”。
綜合利用循環發展
在“綠”字上做文章,讓產業變“綠”,“綠”變產業。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余吾煤業公司不斷拓寬瓦斯綜合利用途徑,走出了特色化瓦斯利用新路子。
該公司北風井建立的低濃度瓦斯氧化供熱工程充分實現了瓦斯的高效利用。該工程采用國際先進的蓄熱式高溫氧化技術,利用北風井主通風機擴散塔出口乏風及低濃度抽放瓦斯摻混至1.2%濃度后進行氧化反應,產生高溫熱風。高溫熱風通過余熱鍋爐熱交換產生中溫中壓熱蒸汽,再經井口空氣換熱站換熱產生熱風后吹至井筒內,實現井筒保溫。
在不斷完善低濃度瓦斯氧化供熱技術的同時,今年四月份,該公司北風井低濃度瓦斯發電項目完成單機調試工作,并開始試運行。“低濃度瓦斯發電項目每年可生產電量約3000萬度,可銷毀排空瓦斯1620萬標方。”該公司四大件科負責人散躍軍告訴筆者。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積極圍繞生產工藝改進、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等進行深度研究。其中,“選煤廠動篩矸石再選工程”就是回收動篩跳汰機分選后矸石中包含的少量中煤,變廢為寶,回收煤炭資源,既能提高煤炭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矸石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據統計,今年1—6月份已累計回收中煤7萬余噸。
美化環境共享“福利”
“現在,礦區及周邊干凈、靚麗的環境就讓人眼前一亮。”該公司員工交談間驕傲地說。
為了使綠色成為礦山發展底色,該公司按照“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整治標準,精準對接員工需求,狠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持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精心打造綠色生態礦區,促進人居環境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
五月份,該公司對東大門外、南大門外周邊環境綠化、美化,種植了許多綠葉植物。針對道路坑洼問題,通過尋找問題癥結,研究治理辦法,使礦區道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有效遏制了道路揚塵污染。
“你看,這些新種植的小樹苗迎風挺立,透著勃勃生機,為公司又增添了一抹綠意與活力。”7月24日一大早,在礦區封閉式儲煤場外,環衛隊員工邊為小樹苗澆水,邊對記者說。
該公司封閉式儲煤場外原先就是一塊空地,光禿禿的,大風一吹,揚起的都是沙土。今年以來,該公司堅持煤炭開采和生態環保“一盤棋”,凝心繪綠,久久為功,通過見縫插花、立體栽植等多種造景方式,打造形成了以礦區主干道綠化為框架、觀賞樹木為點綴、板塊綠化為園景,喬灌木搭配、一季一景的生態動圖。如今的礦區,藍天白云,綠蔭如蓋,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為廣大員工營造了舒適宜居的辦公生活環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與受益者,余吾煤業公司將兼顧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表綠”與產業蝶變升級的“深綠”,讓礦區這道亮麗風景線的“顏值”更高、根基更厚、成色更足。
劉明星 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