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河能源大學生創新工作室通風專業團隊創新研制出風動升降平臺架,既保障了作業安全,又滿足多人同時登高作業要求,節省存放空間,便于倒運、儲存,成為井下施工現場職工非常喜歡的的工器具。
2月份在趙莊煤礦對標期間,該公司大學生創新工作室通風專業成員趙漢楚對趙莊礦的手搖式升井平臺架產生了濃厚興趣,通過和現場師傅深入交流,詳細掌握了該裝置的制作工藝、基本原理。
對標結束后,大學生創新工作室通風專業成員朱紅星、王凱、趙漢楚積極開展技術攻關,他們充分利用報廢自動風門裝置上的氣缸作為重要構件,創新設計出一款可以利用井下壓縮風能的風動升降平臺架。
該風動升降平臺由主體框架、氣缸、斜撐桿和護欄四部分組成。利用井下壓縮風能作為動力源,在上升過程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平臺高度,保證井下作業時不再二次起架、翻架;作業平臺架可伸縮、折疊滿足多人同時登高作業要求;節省存放空間,便于倒運、儲存。
使用風動升降平臺架可以大大節約搭設作業平臺時間,每構筑一處設施可節約用工20個,累計120個/月。同時,該作業平臺架,結構穩定、安全可靠,且安設有護欄,自動升至合適位置后使用十字螺栓將四個支點卡死固定,防止平臺架回落,并在四個支撐點架設斜撐桿,保證作業安全。
“以前搭設作業平臺架浪費半個班時間,墻壘高了還得二次升架真是太麻煩了。現在我們在W2303通風橫貫建筑密閉使用這個風動升降式平臺架,膠輪車直接拉到現場,接上風就能用,太方便了!”通風隊副隊長牛廣清激動地說。(趙漢楚 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