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補“鏈”氣象新!潞安化工集團“強煤 優化 育新”全面提質增速,發展脈動愈發強勁,在中秋、國慶期間,一批重點工程、重點項目仍有序推動,潞安化工人奮戰一線,用實干拼成績,用擔當創價值,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潞安化工人用堅守向祖國獻禮,以“能源綠”致敬“中國紅”!
10月1日早7點,正值國慶佳節。余吾煤業公司南風井工區盾構機技術負責人于洪祥早早地來到了潞盾一隊,崗前儀式、崗前培訓、交代組裝注意事項……隨后,他和同事們攜帶好工具,拿上井下專用相機,開始了一天的跟班。
從“潞盾一號”到場的那一刻開始,于洪祥就開始記錄每天組裝工作的變化。設備入場當天,正值綿綿細雨,給吊裝作業帶來了困難,即使是這樣,工作人員依舊冒雨作業,拆卸、起吊,現場忙得熱火朝天,大家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都希望這個“大家伙”可以順利入井。
當前,“潞盾一號”正值組裝的關鍵時期——主機正在組裝過程中,這個部件相當于“潞盾一號”的大腦,每一個步驟都至關重要。
新設備、新作業、新挑戰。盾構機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新鮮的東西。雖然前期安排專人進行學習,但是到了實戰環節,必須考慮的面面俱到,遇到困難要及時做出判斷解決。
井下作業環境怎樣?運輸路線順暢否?人員作業標準是否全面……這些問題是“潞盾一號”所有負責的人員要考慮到的事情。很快,他們遇到了第一個難題——轉運平臺無法搭載設備部件。
“因為盾構機的部件都是不規則的,和我們平時運輸情況不盡相同,所以在運輸過程中,部件到了轉運平臺后,平臺的鏈條不夠長。”于洪祥告訴記者。于是大家立即行動,群策群力,大家提出用綜采隊組的大板來搭設平臺,同時將單軌吊梁下落700mm的方法,達到了吊裝的要求。這樣的方法,打通了整個運輸路線,為后續的運輸奠定了基礎。“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運輸路線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潞盾一隊負責人介紹。
組裝的負責單位是設備廠家,潞盾一隊配合相關的零散工作。“兩節”期間,涉及到大型設備拖拉起吊、高空作業,是余吾煤業公司的重點監管工程、關鍵工程。因此,余吾煤業公司組織各部門業務骨干,成立跟班小組,共分為146個小班,全程跟蹤“潞盾一號”的組裝情況。
“潞盾一號”對于跟班的業務骨干來說,也是陌生的,如何才能保障跟班的質量?今年2月份,于洪祥和6名同事在新元公司學習了近2個月的時間,對盾構機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他們每天會輪流參加潞盾一隊的班前會,開設班前小課堂,對盾構機的關鍵部位、設備組成、運行原理進行講解,讓員工對“潞盾一號”全面了解,為順利組裝和后期的維護打好基礎。
每日跟班,就是要協調在安裝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問題。這其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從轉運平臺到組裝平臺轉運設備時,發現單軌吊的斜拉吊點與吊機的吊裝帶發生干涉,廠家沒有解決辦法,小組成員提出了安裝扁擔梁的思路,分散設備受力點,解決干涉問題,確保了當班安裝工作按計劃進行;在吊運過程中,發現吊裝帶與起吊重量近似,吊裝作業存在隱患,小組成員立即重新制定了吊裝安全系數,保證了后續的吊裝安全;跟班安全員發現吊機操作沒有單獨審批操作規程,各部門負責人緊急召開會議,南風井工區牽頭啟動了應急審批會審程序,完善了相關手續,井下恢復正常安裝……
像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無論是困難還是經驗,都是技術人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目前,“潞盾一號”的刀盤中心塊已經組裝完成,正在進行主驅動安裝工作,于洪祥的手機里也保存了許多安裝工程的進展圖片。
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從空白到有經驗。余吾煤業公司南風井工區項目負責人、潞盾一隊、跟班小組,安監大隊、運搬一、二隊等涉及設備安裝單位,他們共同向著掘進第一刀,出發!
武越 劉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