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努力提升隊伍的標準化、專業化水平,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模式,有針對性地為職工建機制、搭平臺,重點突出實學、實訓、實用效果,充分激發員工的學習和創新潛力,為建設學習型組織打牢堅實基礎。
“線上”答題測試 學習更有溫度
“朱偉85分、程二旦90分、宋聰90分。”日前,在綜掘二隊,績效員程瑞正在整理近期員工在“余吾安培在線”APP上獲得的積分,同時提醒和督促大家學習。
據了解,為有效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余吾煤業公司創新培訓手段,利用APP學習平臺,通過每日推送相關專業知識點問答題、每周一案、每月一考,讓員工對安全規章、專業知識、崗位職責有更深入地了解。每月月底,該公司安培中心還要匯總學習積分。
“以前都是隊組組織集中學習,APP上線后,大家利用空閑時間掏出手機就能學習,極大提高了學習的便捷性和積極性,還能積累和鞏固專業知識,非常實用。”綜掘二隊副隊長程二旦一邊說著,一邊為記者展示學習內容。
“余吾安培在線”APP平臺只是該公司創新培訓手段,助推全員“充電”、提升技能的一個縮影。該公司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結合內培和外培,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鑒定和優秀技能人才評選,促使每名員工都成為安全生產的“行家里手”。“‘線上’充電和‘線下’實訓的緊密結合,共同推動員工技能水平提升。”該公司安培中心負責人延向軍表示。
“線下”貼近現場 學習更有力度
“井下作業場景很逼真,通過體驗才知道后果如此嚴重,今后一定安全作業,不能大意。”該公司通風隊員工路澤芳體驗完VR安全培訓后說。
“VR安全培訓”是該公司“實景式”教育的重要一項,利用VR虛擬現實系統真實再現井下施工現場,并結合VR眼鏡實現動態漫游。員工只要戴上裝備,就能身臨其境感受違章操作后的嚴重后果。VR安全課堂,將以往的“說教式”教育改為“體驗式”教育,通過最安全的“危險”教育培訓,讓員工感受井下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危險場景,真正了解違章操作帶來的危險,提高了安全意識。
與此同時,該公司不斷探索創新安全教育形式,推出“傷害體驗”安全培訓模式。通過讓“三違”人員親身感受違章作業帶來的嚴重后果,促進安全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傷害體驗活動可以模擬10余種傷害體驗,戴眼罩模擬雙目失明的員工繞過障礙走路;用綁帶將一只胳膊捆綁到身上進行“獨臂體驗”……
“通過體驗眼睛受傷,我感受到了違章的嚴重后果,提高了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杜絕違章作業。”程瑞說。
“‘套餐式’傷害體驗活動讓‘三違’人員模擬體驗受傷后的生活,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大家切身體驗到違章作業帶來的后果和痛苦,以此來提高安全意識。”延向軍說。
“創客”現場教學 學習更有深度
“大家看,井下采煤機的故障通常出現在這個小小的電路板里……”“我這個創新點主要是利用抽放水原理,對井下瓦斯防水器進行了優化……”在余吾煤業公司創新高地,一場場“大師講堂”課程定期舉行。
“去年,我們公司創新項目同比增加6%,員工的參與面也更廣了。以前,參加創新項目的基本上是各單位的業務骨干,現在一線員工創新項目占一半以上。”談及這些變化,創新高地負責人王楊十分欣喜。該公司創新辦公室下設有7個專業技術組、60多名技術能手,每個月定期開展創新評比,同時邀請技能大師走進課堂,為員工現場教學,傳授更多經驗。
下一步,余吾煤業公司將進一步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效潛力,從薪酬待遇、創新激勵、工作環境上給予傾斜,營造出“人人想創新、人人能創新、人人在創新”的良好氛圍,培養一大批技術能手。
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