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是完成全年任務的沖刺階段,也是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收官的關鍵階段,各部門要守牢底線、打好沖鋒,深入現場、全面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有序推進。”日前,古城煤礦負責人在調度會上對抓好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再要求、再強調、再部署。
壓緊安全“責任鏈”
該礦錨定當前工作重點,聚焦關鍵環節,制定《古城煤礦四季度安全保障措施》,全面壓緊壓實“一把手”責任、隊組生產主體責任、各專業業務保安責任、安全監管責任、包保責任,層層細化明確各級、各崗位具體的安全職責,把安全生產責任壓實到“最后一米”,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針對四季度安全生產工作特點,該礦按照專業化管理、網格化包保的原則,將安全管理的重點放在業務部室、基層隊組、班組的責任落實上,把監督檢查重點放在各項措施的落實上。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中識別出的安全風險基礎上,深入研判季節、作業環境、作業活動等出現的新增風險,找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將所有安全風險落實到對應專業,細化專業管控措施,完善“一面一策、一隊一策”,明確部門、隊組、班組在本專業上的管控措施和責任人。各業務部室將責任區域合理劃分,實行科員包隊組、包巷道,隊級以上人員包片區、包系統。各隊組要將所管理區域的每臺設備、每條管道、每條巷道、每個作業地點包保到生產崗位,進一步完善安全責任落實,筑牢安全防線。
提升安全“軟實力”
“年底各項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安全管理難度加大。我們要加強對新入職員工、轉崗員工、特種作業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安全思想教育培訓,確保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員工培訓中心主任楊樂介紹說。
針對新員工對井下作業環境不熟悉、崗標執行不到位、思想狀態不穩定等問題,該礦充分發揮“師帶徒”的“傳幫帶”作用,讓新員工加快適應、掌握技能并高效開展工作。相關業務部門建立完善“師帶徒”跟蹤評價考核機制,雙向推動新員工管理科學化、合理化、實效化。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理論+實操”“專職+兼職”“業余+專項”,增強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月有針對性地開展一次關鍵崗位現場實訓工作,強化效果檢驗。此外,開展煤礦從業人員“起底式”集中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將“警示教育+安全討論”同“干部上講臺”活動深度融合,圍繞“八條硬措施”“黑色三分鐘 生死一瞬間”“137個事故案例”等內容開展全員大教育大學習,從安全事故中查找癥結、摸清規律,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筑牢安全思想防線,從源頭上預防安全事故。
構筑安全“硬屏障”
“在抓系統、抓變化、抓關鍵的基礎上,要積極推動‘八個持續深化’,即持續深化全員警示教育培訓、高空作業專項行動、變化管理特別是突發變化管理……全力以赴抓好四季度安全生產工作。”在安全例會上,該礦副礦長高江濤對安全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
該礦從機電變化、生產組織、通風變化、運輸變化、抽采變化、監控變化等環節入手,不斷加大安全風險管控力度,提升隱患排查治理能力,逐步降低各系統事故率,保障井下生產銜接安全高效開展。
同時,重點關注高空作業、回采安裝及輔助運輸等管理,嚴抓現場作業的管控,充分運用“靜動態結合、井上下聯動”的運行機制,分層分級開展風險常態化預判,確保安全風險全盤起底,管控全面落地。持續鞏固和提升“精益化”雙重預防體系,按照“1+4+1+N”風險辨識模式開展年度、專項、崗位和重點工作風險辨識評估工作,建立全員風險辨識和防范措施清單。各業務部門每天參加風險辨識會,不定期開展專項辨識評估工作,對于重大安全風險落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措施。深化“事故調查式檢查”“系統專項檢查”,科學運用“六查”工作法和隱患“五五”分析法,利用事故隱患“六+五+五”智能分析整改平臺,實行溯源管理,查明問題根本原因,突出重點、靶向發力,做到高質量整改隱患。
侯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