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礦綜掘一(1)隊所負責的西翼1#回風大巷水倉段掘進至第三段時,出現了頂板淋水,導致煤炭含水量激增,掘進作業變得異常艱難。此種情況下,掘進隊生產班人員需要“淋雨”作業,還需要經常性加班清理煤泥,工作效率不高的同時還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還會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因而,“頂板淋水”這一痛點亟待解決。
綜掘一(1)隊主動尋求解決方案,積極與該礦供應科、生產技術中心進行溝通,在三方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成功解決了頂板淋水問題,消除了水患,改善了作業環境,確保了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這就是讓我們在工作面‘不淋雨’作業的神器——雨衣!”綜掘一(1)隊員工老李從柜子里拿出雨衣邊穿邊說:“雨衣來得很及時,給我們員工辦了實事,讓大家感受到了企業的關懷和溫暖。”
掘進作業過程中頻繁遭遇頂板淋水,給員工的身體健康和作業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該礦供應科得知井下情況后,迅速響應,緊急為該隊現場作業人員配備30套雨衣,第一時間發放到了一線員工手中。這批雨衣不僅有效抵御了頂板淋水的侵襲,保障了員工的身體健康,更在心理上給予了員工們極大的安慰與鼓舞,讓他們能夠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生產工作中去。
“采用錨索注漿法后,頂板淋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目前,工作面已順利向前推進,工作效率已達常規水平。”該隊生產隊長宋蒙義介紹說。
該隊負責人與生產技術中心積極溝通,生產技術中心及時組織技術骨干深入井下作業現場,對頂板淋水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經過反復試驗與論證,最終決定采用錨索注漿法這一創新施工工藝來應對頂板淋水難題。該方法通過向打設好的錨索底部注漿,形成堅固的防水層,有效阻斷了水源的滲透路徑。現場采取措施后,頂板淋水現象得到了明顯改善,不僅提高了作業現場的安全性,還大大降低了巷道維護成本,為礦山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頂板淋水的挑戰,綜掘一(1)隊的員工們也發揮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們利用現有的風筒布和漏斗等材料,自制了一套簡易的頂板淋水引流裝置。該裝置通過巧妙的設計,成功將頂板上的淋水引流至煤幫一側,避免了淋水直接滴落在員工身上或設備上,不僅保障了員工的身體健康,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還提高了作業效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在一線掘進道路上,綜掘一(1)隊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供應科的暖心舉措、生產技術中心的技術創新以及隊組的智慧創造,成功克服了頂板淋水這一難題,為員工們營造了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生產環境。未來,綜掘一(1)隊將繼續秉承創新精神,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與思路,為古城煤礦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侯佳琳、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