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礦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以嚴謹的態度和有力的舉措,穩步推進各項安全工作,為企業的穩定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裝備升級 穩步推進
安全根基不斷夯實
古城煤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全面提升裝備水平,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礦井設備更新率達到2%以上。
2024年,古城煤礦在S2301工作面成功引進高強度高阻力成套綜采智能裝備,特別是12000KN電液控支架在效率、自動化、安全性和監測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回采正規循環率達5-6刀煤/天,并首次采用全生命周期專業化服務模式,為后續支架置換工作提供了有力示范。
為提高單進水平,古城煤礦在10個綜掘工作面推廣使用液壓錨桿鉆車,推廣率達到76.9%,同時推廣使用滿足小斷面巷道使用的可擴展履帶式鉆車。通過機載前探梁替代原先的前探梁+逼幫板臨時支護,變被動支護為主動支護,既提高臨時支護的安全性能,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縮短支護時間45分鐘/排,每班減少迎頭2個人工出勤,實現減員增效。
輔助運輸系統裝備改造升級成果同樣亮眼。2024年淘汰6部小絞車,1部絞車完成智能化集控改造,對77輛無軌膠輪車、5輛電機車、240輛窄軌車輛、1部架空乘人裝置安裝智能化系統,實現精準定位、無線通訊、物料追蹤、視頻記錄等功能。此外,還配備2輛WC9RJ無軌膠輪車作為應急搶險車,實現24小時動態應急響應,極大地提高了運輸安全性和應急處理能力。
全力推進重點工作
安全防線更加牢靠
在井下危險作業區域安設“電子圍欄”事關煤礦安全生產大局。2024年,古城煤礦采掘工作面、主運輸皮帶、煤倉上下口、密閉墻的“電子圍欄”均已安裝完成,共計55套。其中,采掘工作面全部使用UWB精準人員定位+紅外感應技術,在主運輸皮帶、煤倉均已使用紅外感應技術的基礎上,加裝UWB精準人員定位系統,形成雙防線系統。
同時,古城煤礦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措施》,重點推行“無監控視頻不作業”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無監控不作業、作業行為受監督”“作業現場可視化”的生產環境,AI視頻反“三違”成為常態化,促使廣大井下員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減少事故發生。截至目前,古城煤礦各采掘頭面、變電所等重點作業場所均安設有視頻監控共計286路,做到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存儲符合要求。
“無視頻監控不作業”系統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其中新視頻監控平臺、井上下視頻專網、配套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已完成安裝調試,可滿足1400余路視頻同時在線流暢訪問并配置3000TB存儲容量,將作業現場的視頻實時上傳至各業務部室及所有作業隊組值班室,實現科隊兩級各負其責、齊抓共管。
治本攻堅有序開展
安全管理持續升級
2024年,古城煤礦成立由礦長牽頭的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每月進行專項檢查和監督考核,并制定《古城煤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任務分解表,共明確主要任務11大項,細化分解44小項,同時形成裝備、系統、人員、管理四個專篇82項提升內容,合計126項內容。
截至2024年底,44小項內容中已完成40項,四個專篇中裝備篇40項內容已完成32項、系統篇19項內容已完成16項、人員篇6項全部完成、管理篇17項內容已完成15項,扎實推進完成序時任務。
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古城煤礦2073人完成《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專項培訓且全部合格,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將15個方面81類情形責任分解到具體部室和負責人,持續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同時,全礦組織全面隱患排查36次,查出12571條一般事故隱患,上級部門檢查246條一般事故隱患,全部按措施要求整改閉合。這一系列成果,彰顯了古城煤礦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上的扎實成效,為實現安全“零”事故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做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朱春柳 祁琦)